?
灰蒙蒙的天空,暴雨不断。
邯水附近的篙草长的足足有一人多高,雷声隆隆的滚过河面,由西向东,一个霹雳紧随其后,劈断了邯水关内的一株百年榆树,两个执勤的燕北军警卫受伤,城东的一户民居被劈断了横梁,家里的七口人全部在睡梦中被砸死,血肉模糊,脑浆迸溅。
这,是邯水关之战中的第一次流血,纵然没有厮杀没有劈砍,但是却足以将本就凝固的气氛推向崩溃的边缘。邯水关内的百姓们整日躲在家中,即便是白天也没有人敢出门,大雨浇在空旷的长街上,看不到半个人烟,只有一些枯黄的草被风吹起,湿漉漉的飞也飞不远,刚刚探起头来,就被雨点狠狠的砸了下去。
大雨已经一连下了十一天了,邯水的水位疯狂上涨,天气异常,群鸟北飞,每到夜里就能隐约听到荒原上孤狼的嚎叫声,像是催亡的丧钟。有见多识广的老人说,孝宗皇帝七年的那个夏天,也是同样的暴雨不断天雷阵阵,那一年卞唐大将军薛隶带着大军四十万攻打大夏,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下渡过了邯水,一路往北,势如破竹,攻破了白芷关,一直打到了大夏腹地。然而就在整个卞唐翘首以待,以为大唐就要一雪前耻收回失地的时候,燕北狮子王却突然出兵,击溃唐军,并亲手斩杀了常胜将军薛隶,再一次粉碎了大唐的称霸雄心。
那一年,鲜血染红了赤水,一路顺着赤水江流入了邯水之中,河面上浮起的尸首绵延几十里,野狗豺狼跃进河中,站在层层尸首上如履平地毫不下沉,吃红了眼睛。
几十年过去了,但是那场惨烈的战役至今还回荡在老人们的脑海里。如今,燕北狮子王早已死去多年,薛隶将军的墓前也长满了青苔篙草,卞唐积弱,大夏内部也是纷争不休,物是人非之下,燕北的鹰旗却再一次飘荡在白芷关的上空,并且一路蜿蜒,插在了邯水的城头之上。
五月初七,燕洵应大唐靖安王妃所请,亲自带兵坐镇邯水,抵抗万里来援的秀丽军,保护邯水关以东的优势战局。仅仅是一日之后,楚乔的秀丽军就出现在了邯水关西侧的魏廖郡,魏廖郡这个昔日无人关注的小城迅速声名鹊起,凝聚了整个卞唐乃至整个西蒙大地的目光,矮小的城楼上竖起了白底红云战旗,楚乔亲自披上铠甲阅军盟誓,邯水关以西被打散了的的各路唐军闻讯纷纷赶来,忠于皇室的各方诸侯也押送着粮草前来援军,不出三天,秀丽军的人马就被扩充至九万,并且还在不断的增长。
这是自靖安王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谋反之后,卞唐国内正式竖起的第一面讨伐大旗,并且还是面对着靖安王妃如此强大的盟友——燕北军。
一场规模空前强大的战争即在眼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候那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
五月十四,暴雨骤停,邯水河的水位停在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尺度上,连续六日的对持,让双方的耐心都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尽管双方的将领都知道这种对持的必要性,但是坐拥几十万大军于这样近的距离,却始终按兵不动,他们都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紧张的气氛回荡在双方军营的上空,稍不留意,就有哗变的可能。
尽管楚乔和燕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双方的斥候探马穿梭如风,各种作战方案被改了又改,他们也最终不约而同的定下了作战的方向和行动地点。但是第一场战役的到来,还是令他们有着一瞬间的慌乱。
十四日下午,武陵郡太守莫旭刚刚穿越了河源平原,他押送了五万旦粮草,翻山越岭,小心的穿越了层层风火线,正向着楚乔的魏廖大本营而来。
他是土生土长的唐人,先祖曾经跟随过第一代唐王征战,被授以高位,祖上也有过封侯拜相的大人物,可是一代代传下来,如今的莫家已不复往日的风光。然而此时此刻,面临着国之危难,年过七旬的莫太守还是亲自带兵押运粮草,想为楚乔率领的光复军尽上一份心力。
然而,就在刚刚抵达铁线河附近的时候,他们却意外遭遇了燕北的一小路筑堤工人,铁线河是邯水的支流,堤坝不稳,是以燕洵曾派出三千名步兵抢修这一处的堤坝,以免冲毁下游的大营本部。没想到莫太守谨慎小心,却撞到了这伙人的枪口上,战争一触即发,喊杀声惊动的远近的几路斥候兵马,不出半个时辰,附近的双方军队相继而来,战局一片混乱。
楚乔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参谋大营中筹划明日的战略路线,乍然接到这个讯息,就算冷静如她,也不由得有着一瞬间的微愣。
一名唐军将领皱眉道:“殿下,还是马上派人接应他们撤下来吧,我们没有做任何准备,铁线河还接近燕北军大本营,不得不防。”
楚乔闻言却摇了摇头,她沉声说道:“我们没有做准备,燕北就有准备吗?从情报上看,此战完全是突发事件,无论是我们还是燕北,都没有任何准备。”
“可是……”
“贺旗,你马上带两万名步兵赶往铁线河,我军的第一战,就靠你来打响了。”
贺旗顿时一愣,问道:“两万名步兵?”
楚乔点头:“是。”
“可是大人,我们的部下大多都是骑兵和重甲兵,步兵人数不足八千。”
“那就弃马,记住,每人要至少三柄以上的战刀,脱下重甲,只穿轻甲就可以了。”
贺旗皱着眉,可是见楚乔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还是点头应是,胯上战刀就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