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暂 生(2 / 2)

生手丁伟运气蛮好。他在适当的地点(冷落偏僻的熟灰潭地块),选择适当的时机(冬季上午时间充裕),跟随适当的人物(年轻仁义的队长),干着适当的农活(学习开挖灰潭st)。

今天开灰潭,我的角色既是战斗员,又是教练员。丁伟跟着我走到地头角落。我教他循着熟灰潭边沿一圈略微低陷的缝隙,仔细踏勘观察,锁定挖土范围。在老灰潭缝壁外面大致八九十公分宽度,叫潭(塘)沿,又名“冬瓜圈”。等会儿潭里开挖上来的泥士要均匀地分布在“冬瓜圈”内,宽窄一致,厚薄相当。内壁外沿都要用铁耙脑一下接一下敲得严严实实。它是一只成功灰潭的“露验”部位,也是要害部位,马虎不得。

一只灰潭二人开。我反复叮嘱丁伟要站在我的正对面,顺时针坌土,保持安全距离。要知道,开潭的四齿铁耙不是“尖头齿”,齿与齿中间有空隙的,而是扁扁宽宽的“满锋齿”。一铁耙一大块,齐刷刷“海底捞”,像菜刀切瓜,锋利干脆。

脱去棉袄棉裤,穿着单衣薄衫。朝手心“呸、呸”吐上口水,握紧铁耙竹柄,举得高高,坌得深深。开热灰潭有点像吃西瓜,手捧半只,中心开花,逐渐向四周蔓延。丁伟按照我授示的架势,站在灰潭缝隙外侧,右手握柄前方,左手握柄后方,用尽吃奶之力,把铁耙抡得呼呼生风,直插竖着稻草茬子的田地里……

“生手开张,慌里慌张”。蛮劲有余,巧力不足。丁伟手里的“四齿长枪”冷不丁散架了。铁耙脑里的几块扁木楔子活络松动,掉出来,躺在地上。竹柄脑头与铁耙脑头主要靠木楔子“箍紧咬死”,团结一心,泥巴才能挖出来。人那,再有能耐,倘若离开了得心应手的工具,也只能是搓搓双手,转转圈圈,无计可施,干瞪眼。

丁伟看着我十分麻利地装好铁耙,在石头上狠劲连敲几下,确保柄齿的角度适合顺手。我告诉丁伟,柄齿之间不是九十度直角,也不是一百度钝角,最佳角度是八十五度左右的锐角。人体舒适,坌地得力,易挖易甩。说话间,我又去找沟渠把铁耙脑浸润上一两分钟,让木楔子“喝喝水”。丁伟问我“为什么”?你说呢?物里学上的“热涨冷缩”“湿涨干缩”的普遍原理在农具上同样适用。装铁耙,小事一桩。刚刚入职入行的丁伟听到了,学到了,下次有人“重蹈覆辙”,他就是师傅了。

毕竟第一次开灰潭,丁伟挖出来的泥土有的像堆坟头,有的像拉牛屎,跟“冬瓜圈”不沾边。我扔下手中活,一遍一遍地耐心演示给他看。要把地面上有稻草桩子的板田泥块当“门面”用。瞅准了,下狠力一铁耙下去,撬一撬,乘势提起来,按放在灰潭内边沿上,一块紧挨一块。底下的泥土也要按照八九十公分宽度要求,一丝不苟,十分讲究宽窄厚薄。灰潭沤腐肥料,潭壁接口不能渗漏,否则严重影响肥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就像焊条焊接口,每焊一下,都要无缝隙,“冬瓜圈”同样道理。当然,生手丁伟“不知者不为过”。丁伟自知手脚笨拙,给队长增添麻烦,脸上有点挂不住。招了女婿,生个儿子,一级棒,有本事!开灰潭,出了娘肚子,第一次经历,懵里懵懂,没得招。好在有我呢。慢慢来,要想一蹴而就,成为件件皆能的农活熟手,除非是仙人。

涔涔热汗流下来,块块泥巴挖出来。丁伟抿紧嘴巴,埋头苦干。我是时时关心,言传身教。大半灰潭泥土挖上来了,圆圆的雏形基本显露。生手丁伟开灰潭,犹如小孩子蹒跚学走路,有点踉跄歪斜。只要自身不怕跌,咬紧牙关,不怕屈辱,坚定自己的方向和追求,只要不耻下问,亲身躬耕,同时祈盼叩请行家里手,给予由衷的帮扶和指点,就一定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终将把暂时的陌生甩得远远的,开创生命历程新的成熟和辉煌。

我和丁伟齐心协力,水没喝一口,尿没撒一泡,紧紧裤腰带,修修补补,挪挪匀匀,终于到了最后收口环节——把圆潭上面的“冬瓜圈”敲实压紧。我敲里圈,丁伟敲外圈。边敲打边用脚板使劲在上面踩。两把铁耙脑敲打潭沿,“啪哒啪哒”,劲头铆足,响声很大。两个人浑身的汗珠子滴下来,滴滴渗入泥土里,却几乎无声响,只有地知我知丁伟知。人世间,每一件劳动成果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此时此刻,我们俩对“汗珠子摔成八瓣”有了深切的感受和全新的诠释。两个年轻人全身心沉浸在劳动的磨砺和欢愉之中,把疲劳和饥饿都抛进灰潭里了。”

“喔哟!”我的右小腿肚子被什么东西猛击一记,筋骨肉刹时疼痛难熬。手撑铁耙柄,一屁股坐在潭沿上,搓揉着,哼哼着。丁伟见状,慌了神,丢掉铁耙,蹲身瞧着,不知如何是好。鬼差神使,丁伟把外潭沿敲打得还算有板有眼。就是不长眼,缺心眼。不知不觉,他已经转到我身边来了。几乎屁股对屁股。丁伟一铁耙脑,没敲中外潭沿,顺势往后一击,“天猫经过”,我的右小腿被砸个正着。顿时,疼得我哭也哭不出来,笑也笑不出来。一会儿就肿胀难受,青紫瘀血。丁伟差点急哭了。连声自责“我不好、我不好!”我忍着疼,反过来宽慰他,原谅他。没有伤筋动骨,熬熬疼痛过几天就没事了。人生历程中,好多事情都有一个陌生到熟悉,熟悉到巧妙,巧妙到神奇的渐进过程。万事开头难。暂生不气馁,不言败。敢于舔着伤口,含着泪水,总有一天曙光在前头!磨难一次,成熟一次。一路走好是目的,宽容辅助他人、严律慎独自己是真谛。

一只灰潭像人生的纽带。它加深了我对丁伟的认识和感情。丁伟闪光的眼睛和诚恳的神情告诉我,他已经把我当成了他第二故乡的良师和益友。我真有点喜欢这位求知若渴、坚定自信、异地追梦的年轻伙伴。丁伟有勇气到异乡客地来做上门女婿,生人生地,不容易!人生羁绊、烦恼苦闷、世俗偏见,不一而足。言行举止、生活习惯要迅速融合当地社会,还有生存本领、养家担当,都是对丁伟的严峻考验。

今天,是个良好开端。我暗下决心,如果有条件,有机会,就要为丁伟竭尽全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就要帮助丁伟尽快熟悉和掌握农村一个养家男人的必备本领。譬如:开灰潭,揽河泥,莳秧,挖沟渠,搓草绳,编草帘,搅毛笼(蚕宝宝吐丝结茧必用)。相信,今后的丁伟定能让乡亲们翘翘拇指,刮目相看。他将被艰辛和汗水磨砺成为农村里种庄稼的新的行家里手。

灰潭见底了。终于拨拉到塞潭时投放进去的腐黑色的蚕豆箕、红花草。见鬼,一条黄鳝都没有。也许,它们不钟情这只犄角旮旯的“实习灰潭”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