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时分,郢都长街便已经断了行人车马,连往昔的夜市灯火也没有了。
秦楚结仇,眼看就要打仗,郢都人心惶惶,天一黑便窝在家里不出来了。加之中原各国兵败后纷纷封锁国界,进入楚国的客商便大大减少,惯于夜间逍遥的官府吏员们,也因了朝局紧张,不敢轻易拜客走动了。不到半年时光,郢都竟是前所未有的萧条了。
静夜长街上,却有一辆四面严实的紫篷车辚辚走马,驶到了一座显赫府邸的偏门前。身着紫色长衫的驭手下了车,上前拍了三下门,却是一重两轻。木门开了一条缝,一颗雪白的头颅伸了出来,紫衫驭手低声说了几句,旁边的车马门便无声的拉开了。篷车轻快的驶了进去,高大的车马门又无声的关闭了。
昭雎已经蜗居几个月了,由头是“老疾发作,卧榻不起”。每日梳洗之后,他都在这片两三亩地大的水池边漫步,常常是月上中天了,还在悠悠的走着。当初六国合兵,他力荐子兰为上将军统兵,是认为秦国根本不可能战胜四十八万六国联军,只要联军一战获胜,他就会摆脱张仪的挟制,重新成为楚国举足轻重的权臣!那时侯,清除屈原黄歇一班新锐,是不用费力气的,掌控平庸无能的芈槐更是易如反掌。几个回合,昭雎便可成为楚国的摄政王,过得十数八年,昭氏取代芈氏而成为楚国王族,几乎是无可置疑的。谁想一战大败,大势竟立刻逆转。子兰成了败军之将,按照楚国历来的规矩:折兵五万者,大将必得处斩!举荐大将者,也得罢官除爵!楚王怒骂不休,朝野一片复仇之声,屈原黄歇一班变法派更是甚嚣尘上,要“杀子兰,除昭雎,以谢天下!”要不是昭氏树大根深,联结郑袖软化楚王,又忍痛将昭氏封地二百里秘密割让给王族,并答应不问朝政,这场大灾大难实在是难以躲过的。痛定思痛,全部错失都在于一点:低估了秦国!要不是低估秦国,当初便可以反对出兵,或者称病不言,如今岂不是顺理成章的清除了这班新派政敌?正因为低估了秦国,自己人挂帅,才使政敌死灰复燃,而且使昭氏陷入了泥潭……
“禀报令尹:西方秘使求见。”
昭雎一激灵,又迅速平静下来:“领入竹林茅屋,四面巡查,不许一人靠近茅屋。”
“是了。”老总管转身快步去了。
片刻之后,两个紫衫客被老总管领到了池边竹林的茅屋之中——月光幽幽,一头霜雪的昭雎却拄着一支竹杖坐在廊下,仿佛世外仙人。
“参见老令尹。”为首紫衫客深深一躬,见昭雎没有做声,紫衫客道:“本使乃秦国公子嬴华,职任行人,奉我王与丞相之命,特来拜会老令尹。”
昭雎心中一动,此人曾与子兰比剑,他如何不记得?只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此人竟是秦国王族公子,且是行人之职!身为秘使,公开本来身份,这是罕见的,看来秦国一定有大事相求了。他淡淡笑道:“老夫识得公子,有话便说了。”
“秦王口诏:我丞相入楚,请老令尹关照,后当重报。”
“如何?张仪要来楚国?”昭雎大是惊讶,苍老的声音都颤抖了。
“正是,三日后便到郢都。”
昭雎突然冷笑:“张仪自投罗网,老夫爱莫能助了。”
“老令尹,昭氏部族已经岌岌可危,没有秦国援手,只怕灭顶就在眼前了。”
“公子危言耸听了。”昭雎淡淡冷笑:“昭氏六世兴盛,目下小挫也已平安度过,何来灭顶之灾?又何须他人援手?”
“故做强横,两无益处。”嬴华笑道:“老令尹该当明白,苏秦不日南下,便是昭氏大难临头之时。若无张仪抗衡苏秦,楚国朝局只怕要颠倒乾坤了。”
“老夫倒想听听,秦王如何报我?”
“一年之内,老令尹在楚国摄政。”
昭雎大笑:“秦王以为,他是楚王了?”
“秦王固非楚王,可更能决定昭氏部族之生死存亡。”
“老夫愿闻秦王手段。”
“归还房陵三百里,与楚国罢兵,与屈原黄歇新派修好,内外夹击,促使楚王连根斩除楚国老世族。老令尹以为如何啊?”
昭雎长叹一声:“老夫心意,只是不想受人挟制而已。”
“两相结盟,两相得益,谈何挟制?老令尹却是多虑了。”
昭雎颤巍巍站了起来:“好了,老夫尽力而为吧,只是公子还得辛苦了。”
“但凭老令尹吩咐。”
昭雎低声说了一阵,嬴华连连点头。
次日暮色时分,郢都水门即将关闭,一叶小舟却飘了过来,出示了中大夫靳尚的送物令牌,便悠悠出了水门,飘进了一片汪洋。小舟在汪洋中飘荡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月上东山,才掉转船头向云梦泽北岸飞快的驶来。看看将近岸边的大石码头,船舱中走出了一个白衣人,从容的在船头临风而立,月光下竟是分外潇洒。
“好个美小哥!靳尚有礼了。”岸上一人高冠带剑,笑语中却颇显轻薄。
“靳尚,我给你的物事如何啊?”白衣人却很矜持。
“小哥有心人,那物事太金贵了,靳尚真是受宠若惊呢。”
“那还聒噪个甚?走啊。”
“小哥慢行,还有两句话说。”靳尚笑得甜腻腻的:“不瞒小哥,自小哥上次随张仪来过后,王妃就念叨不休,想让小哥与靳尚一道,做王妃贴身侍卫,也做中大夫,比做张仪仆从可是风光多了。王妃还说,小哥要不满意,尽管开价便了。”
“还有么?”白衣人眼中闪出一道凌厉的光芒。
靳尚不由自主的一颤:“大,大体如此了,小哥意下如何啊?”
“不劳你操心,我自会对王妃说的。走吧。”
“好好好,随我来,小哥走好。”靳尚边走边殷勤唠叨:“小哥啊,王妃有王子了,更美了,水灵白嫩得仙女一般,真是口好菜呢,你小哥比我靳尚可是福气了。”
白衣人猛然站定,森森目光盯住了这个俊秀聪灵的中大夫:“靳尚,你好好给我办事,我便成全你这口福,本公子没有趣味。否则,我便让楚王活剐了你!”
靳尚浑身一激灵:“是是是,小人明白!公子?你,你不是张仪仆人么?”
“休得聒噪!头前领道。”
刹那之间,靳尚的轻薄无影无踪,竟温顺得象一头绵羊,颠颠儿的领路向前了,到得山前明亮的庭院廊下,靳尚便轻柔的颠着小步进去禀报了。
“毋晓得贵人来了,快快进来。”片刻间厅中传来惊喜柔妮的笑语,一个婀娜身影竟轻盈的迎了出来。“在下参见王妃。”白衣人深深一躬。郑袖笑吟吟扶住:“好小哥晓得无?你可是我的贵人也!上次一来,我就有了王子,大王整日说要重谢小哥呢。来,进来了。”
进得舒适幽雅的厅中,便有侍女轻柔利落的将茶捧了上来。白衣人坐在了郑袖对面,一个捧匣黑衣人肃然立在身后。靳尚也笑吟吟的站在郑袖座后,眼睛却不时的四处打量。郑袖瞄着白衣人笑道:“晓得无?震泽东山茶,碧绿清香,秦国没有的了。”
“天下有名的吴茶,在下多谢王妃盛情。”
“晓得就好,我是从来不给他们上茶的了。”郑袖眼中突然生出了一种奇异的光芒:“小哥,到楚国吧,我保你做大官了。”
白衣人目光一闪,却又哈哈大笑:“不瞒王妃,在下乃是秦国公子嬴华,身为王族,官居行人,身不由己啊。”
奇怪的是郑袖并没有丝毫的难堪,反倒一脸惊喜:“真毋晓得呢!也是,等闲人哪有这般气象?不管你是谁,我都看着顺眼,只是有点儿可惜了呢。”
“王妃,有朝一日嬴华在秦国失势,定来楚国便了。”
“晓得了!秦国还是靠不住了,你看,我在楚国便不会失势呢。”
“王妃差矣!嬴华此来,正是奉丞相差遣,要给王妃密报一个消息。”
“张仪么?晓得了,说也。”
嬴华正色道:“秦国想与楚国修好罢兵,提出归还楚国房陵三百里,可楚王不要房陵,只要张仪。秦王如何肯让自己的丞相送死?于是,秦王便秘密遴选了二十名美女,其中有十名绝色胡女,要送给楚王,交换条件是楚王不再记恨张仪。丞相念及与王妃素有渊源,便差我密报王妃留意。秦胡美女入楚,王妃岂能安宁?”
郑袖灿烂的面容顿时暗淡下来:“秦胡女上路了么?”
嬴华掐着指头一阵默算:“三日后上路。”
“晓得了。楚王主意若变,秦王能否取消秦胡女入楚?张仪敢不敢来楚国结盟?”
“丞相已经到了函谷关,随时准备入楚。”
郑袖叹息了一声:“晓得了,张仪好人呢。”
“丞相送给王妃两样礼物,呈上来。”嬴华接过一只精美的铜匣打开:“这是一方蓝田玉枕,妙在两端嫣红,中间碧绿,夜间别有光彩!”又拿起一个形制粗朴的陶瓶:“这是给楚王的强身胡药,王妃定能多子多福了。”
郑袖淡淡一笑,抚摩着蓝田玉枕竟是爱不释手,不防却突然转身,“哗啦!”一声将那只陶瓶摔碎在地!靳尚连忙碎步跑了过来,爬在地上捡拾碎片与药丸,郑袖咯咯咯一阵长笑,点着靳尚的额头:“靳尚啊,晓得无?日后这药丸就是你的了!啊哈哈哈哈……”
三日后,张仪的特使车马大张旗鼓的进入了楚国。
一过淮水,“秦国特使”与“丞相张仪”两面大旗便引来沿路楚人争相围观,都想看看这个上门送死的秦国丞相是何等模样?张仪从容端坐在六尺伞盖之下,任人指点笑骂,却是泰然自若。马队仪仗也毫无表情的行进着,对道边动静似乎全然丧失了知觉。堪堪行进到距离郢都百余里的人烟稀少处,却见迎面烟尘大起,一支骑队飞驰而来!张仪脚下轻轻一跺,车马仪仗便停在了道边一片树林旁。
来骑渐行渐近,却正是嬴华率领的“商社”骑士。张仪车马一出函谷关,嬴华便率黑冰台两名得力干员飞骑先行了。到达郢都的当晚,嬴华立即点出了多年囤积在商社以备急用的各种奇珍异宝,派出了商社一班“老商”,携带各色贵重礼品登门造访楚国重臣,探察动静;而后便亲自造访了昭雎与郑袖两处要害,两件事办妥,正好得到张仪将到淮水的密报,便带领“商社”骑队飞马迎来。
张仪与嬴华在树林中密谈了一个时辰,诸事议妥,军士战马也就食完毕,便立即起程向郢都进发。一路不疾不徐,恰恰在暮色时分赶到了郢都北门外。此时楚国王宫所有的官署都已经关闭,城门守军与一应留值吏员,也都是按照惯例放行禁止。秦国特使入楚本是大事,在寻常白日,当急报令尹府或国王定夺后,方可按照礼仪迎接入城。张仪车队仪仗突然而来,城门将领军士也与国人一样,也风闻了楚王要杀张仪复仇,虽然对秦人侧目而视,但未奉诏令,谁敢对这个虎狼大国的特使无礼?
“放行——!”北门将军终于可着嗓子喊了一声。
按照天下通例,五百马队在城外扎营,张仪只带领二十名护卫剑士并几名吏员进了郢都。驿馆丞见是秦国特使,也不敢怠慢,立即安排到最宽敞的一座庭院。嬴华的“商社”多年来已经将驿馆上下吏员买得通熟,一班人马刚刚住下,便有饭食茶水送到了各个房间。嬴华却唤来驿丞吩咐:“自明日起,此院自己起炊,对外不要泄漏,我自会重谢你等。”驿丞连连答应着颠颠儿去了。诸事安排妥当,张仪便酣然大睡。绯云说嬴华劳累,坚持让她歇息,自己却不敢大意,坚持在张仪寝室外值夜守护,直到东方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