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其他类型>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720章两声怀孕傻圣人

第1720章两声怀孕傻圣人(1 / 2)

不管甲斐君是否明白,在他接下关宿城主的同时,就已经陷入一场政治漩涡的中心。

簗田晴助经营下总国古河领多年,她在圣人面前唯唯诺诺,到别人面前可不是好惹的。

而由良成繁更不是善茬,能够以下克上,掀翻主君,把由良家发展成为上野第一国众的枭雌,她怎么会在关宿巨大的利益面前退缩?

更何况,这件事是由圣人推动,由良家不过是冲锋陷阵的棋子,由良成繁背靠圣人,更是不虚什么过气的镰仓足利家余威。

妙印僧望着懵懂的甲斐君,心中不知该喜该悲,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妻子由良成繁绝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

两人的女儿由良国繁是个庸才,不,就是个蠢货。

身为父母,这份家业总要传给自己的子嗣,总不能因为孩子愚笨就把她掐死,将家业送给外人吧?

既然孩子不争气,那只能多积攒一些家底,让后代能多败几年。

圣人的眷顾,能够照拂由良家三代,如果再扶起甲斐君,得到圣人青睐,让义子女后代享受半个神裔的待遇,由良家百年基业有望。

妙印僧似乎已经闻到了古河领的腥风血雨,为了家业子嗣,由良成繁不会对簗田晴助手软,真有必要,关东将军也不是不能动一动。

愣神间,甲斐君已经回到妙印僧身边,对父亲繁君低声炫耀道。

“父亲,自今日起,再没有谁敢欺负您,我可以保护您。”

繁君面色复杂,私下握住甲斐君的小手,略带哽咽道。

“痴儿,痴儿。。”

扫一眼苦命儿子,妙印僧心中一叹。外孙有出息,总算能够护住没用的儿子。

但欣慰之余,妙印僧更是苦涩。两万石。。哪有这么容易拿稳,甲斐君这孩子想得太简单了。

说完由良家男子军的恩赏,义银看向在场最为人多势众的北条诸姬,心中有些纠结。

北条家这番出力最大,但义银却不愿意给予更多好处,因为北条家内部太过团结,不易分解融入斯波新体系。

关东侍所三强藩之中,上杉谦信从来没有真正控制住上杉家臣团,常用暴力胁迫家臣团妥协。

武田信玄以谋略著称,冷血无情,心狠手辣,武田家臣团敬佩家督的才华,恐惧家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畏惧多于拥戴。

三藩唯有北条家四代经营,内部结构稳固,家臣团团结一心,凝而不散。

特别是北条氏康执政时期,内政细化,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了家政体系。

简单来说,北条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封建制度,义银给北条家的每一分好处,北条家都能吸收掉。

北条家的实力越强,分化消解北条家的内部结构就越困难,把北条家彻底融入斯波神权的难度就会越大。

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紧密挂钩。

分封嘛,贵族共和嘛,我分地给你,你就要对我尽义务,彼此默认的契约是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石。

封建主分到手的都是自己的私产,自然要锱铢必较,小心经营,真把做牛做马的贱民逼死了,谁来负责生产?

唯有古代天朝是个例外,成熟的天朝体系不同于地球上同期的所有帝国,是真正的大一统天下。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所有人都是替皇帝打工,流官只在乎政绩,为了大局苦一苦百姓,什么断子绝孙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正所谓为官一任,祸害一方,对上卑躬屈膝,对下横征暴敛。

贱民死就死了,只要在任的钱粮能征上来,就算挖断了韭菜根,麻烦也是后任官员的,关我屁事。

将所有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整个天下都成了一人之奴仆,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媚上欺下,社会治理之前卫,冠绝全球。

所以,古代天朝的治理成本一直很高,比起分封制成本高很多,更是远不如强调公民权利的现代社会,调动公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天下权力归于一人,这份责任谁都承担不起,最终变成只知权力,不知责任。

具体到北条家,北条氏康绝对是北条家最擅长内政的家督,虽然她对外的外交军事也很强,但她对内革新制度的成果实在太耀眼了。

在她担当家督期间,北条家完成了伊豆,相模,南武藏地区的检地,并且税制改革,以永乐通宝为统一货币,完成了经济上的整合。

在小田原城建立评定众的管理体系,清查家臣的领地收入与军备负担,划分动员所需的领役账,明确各级武家的权利与义务。

再加上确定了四公六民的税率,与民休养生息,北条家的封建化可以说是北条氏康一手完善。

在北条氏康完成这一系列内政改革之后,北条家已自成体系,远远超过武田家上杉家的内政治理。

君臣佐使,各安其职,政治清明,斯波家和平吞并各家的鸠占鹊巢之策,最怕遇到这种封建稳固的政治刺猬。

即便有北条氏政这个内应家督,拼命给义银送助攻,但义银还是缺乏信心,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消化掉北条家。

特别是大道寺盛昌竟敢在自己面前大胆僭越,为高城家鸣不平,更让义银心生警觉。

下总国南部的千叶家已经依附北条家,千叶家下属各家也是唯北条家马首是瞻。

这时候,如果义银再重赏北条家,会不会在北条家内部形成更大的独立性和离心力?

要知道,上杉武田两家都已经明确了义银的神裔继承,这两家对斯波神权的融入是非常积极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