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其他类型>家祖左宗棠> 第218章:帝国寒冬?俄(五)

第218章:帝国寒冬?俄(五)(1 / 2)

混乱,或许只有这个词能够能够形容世界的局势。

4月,试图回国的导师在德国被捕,随后德共开始了营救工作,缺乏思想道路的引导导致俄国国内的革命在大量的右派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干预下走向败亡。

第5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左翼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国际派成为执行委员会核心,其领导的人民军与右翼社会革命党领导的国民军向布尔什维克发动了苏维埃内战。

左翼联军先后攻克了喀山等重要城市,并与协约国等势力进行了1定程度的沟通,而布尔什维克的整顿行动并不顺利,造成的混乱更是让彼得格勒出现了危险的饥荒,无政府主义者与布尔什维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以1场针对约瑟夫的刺杀而爆发。

1918年8月,布尔什维克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俄苏维埃主席团、契卡等机构中被赶了出来。

而同盟国的行动与左翼联军意外形成了配合,导致彼得格勒城乡联系被切断,要面包的呼声再次在彼得格勒响起,罢工工人将希望寄托在左翼身上,而布尔什维克的努力则被他们忽视。

最终,彼得格勒在9月初落入左翼联军手中,布尔什维克再度远走他乡,在人民军主导的改革中,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更名俄罗斯__主义共和国,苏维埃大会恢复了制,1些右翼分子组成的政党也得以加入其中,而契卡虽然得到了保留,但是被纳入了苏维埃的监督之下。

莫斯科的人民军和萨马拉的国民军部队,以及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北方军1同整编为了新的红_军,原先布党的红_军则成建制的遭到了拆分混编,已经被击溃的就地撤销番号复员,之后再进行扩军。

新的全俄政府放弃了与德国和谈,转头与协约国进行了伦敦谈判,约定俄国不与德国停战并牵制同盟国在东欧的军队,可以不用发起大规模进攻;英法美银行给予莫斯科政府急需的贷款来稳定经济,并提供武器;已经进入俄罗斯境内的协约国部队立刻撤出,不得支持任何反对新政府的势力。

说实话,协约国并不中意这个“危险”的国家,但协约国确实需要人来牵制同盟国,否则即便有美国的支援,法国军队可能也支撑不住了。

而此时远在西伯利亚的临时政府显然不可能给予协约国什么帮助,而且,他们那2十几万的军队水分太大,大部分人怕是连英印师都干不过。

虽然临时政府也是牵制苏维埃的重要力量,在潜意识中是更受协约国欢迎的,但愿意妥协的红俄并不是不能支持的。

不过,在这战局之外,英美显然不会忘记另1位角色——中国。

1914年开战之初,中国曾同英法两国签订过《关于东方国际事务的协定》,承诺只要沙俄能够坚持在协约国的阵营当中,便将维持与其的和平。

但现在这个协定的标的方已经消亡,而其继承者仍不明晰,且已可视为退出协约国集团,至少,英法已然默认沙俄出局。

不过,中国并未着急着出兵,而是1直在与英法密切交流,欧战局势大方向虽然已经定下了,但德国这辆战车的动能尚未散去,这个夏天依然是德国人的天下。

法军现在岌岌可危,自打凡尔登之后,法军心理阴影非常重,后方起义接连不断,法共等左翼势力十分活跃。

为了挽回巴黎附近的局势,原本准备启程前往阿拉伯的加拿大师也被截了下来,与紧急抽调组建的远征军1道前往法国救火,1些特殊用品也被送到前线法军手中,用来稳定士气。

士气相对高昂但技战术糟糕的美军则在美国远征军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的领导下进步飞速,但想要独当1面,那还得敌人快点变弱,否则在1战结束前,美国6军恐怕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但美国的工业能力、动员能力和人口毕竟在那里,而大西洋又不是太平洋,美国向欧洲投送力量还是相对容易的,而且群众现阶段对干预欧洲事务还是很感兴趣的,在他们看来,这负有1种神圣的自由义务,是在抵抗军国_主义和专制独裁。

总之,欧洲战局不顺使得协约国能够有余力插手俄国的只剩下美国了,但想要有效支援临时政府,遏制红色俄罗斯或者安抚红色俄罗斯,牵制同盟国,中国都是绕不开的1关,摩尔曼斯克的铁路情况并不比西伯利亚大铁路好到哪里。

同样,中国也不想随随便便插手俄国的内战,刚从欧洲赚的1点钱可不能随随便便撒到西伯利亚这种地方,无论是南方还是西方,都比北方要好的多的选择,更何况在民族主义时代和民族解放浪潮中,土地并非是越大越好。

因此,由于中国的影响,整个俄罗斯境内的协约国武装力量几乎可以算作没有,仅在堪察加半岛上驻有美军的少量部队,而协约国的舰队还要从阿拉斯加出发,更多的是进行非军事的支援。

除此之外就是中亚方面,英国借道伊朗可以对俄国境内施加1点影响力,但对于混乱的军阀遍地的中亚,除非是1次性投入23十万的军队,否则是1点用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