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玄幻魔法>乱清> 第二五二章 实话实说,我确实不如逸轩

第二五二章 实话实说,我确实不如逸轩(2 / 2)

恭王明白了。

文祥的感谓,他亦感同身受,那个时候,哪个能够想得到今天的种种局面呢?

恭王不由默然了。

“譬如,譬如,”文祥继续说道,“八旗改革——我记得,就是那天晚上,轩邸说要‘改革八旗’的。”

顿了一顿,“当时,我觉得,这件事,纵然不是洋人说的‘天方夜谭’,也是要抱定‘粉身碎骨’的宗旨,才能够去做的——轩邸自己也是这么说的。至于最终能否见功,那真是一点儿底儿也没有,不过‘尽人事安天命’六字罢了。”

又顿一顿,“孰料——时至今日,不但没有人‘粉身碎骨’,反而上上下下,都在叫好,嘿,真的跟变戏法似的!”

恭王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事儿,我倒是和佩蘅聊过的”

“嗯,我晓得,”文祥说道,“六爷,你的‘做加法做减法’之论,精辟之极!”

“除了该‘做加法’的‘做加法’,该‘做减法’的‘做减法’,”恭王说道,“逸轩还有很聪明的一点——改革八旗,他走的是‘先枝后干’‘先易后难’的路子。”

“‘先枝后干’‘先易后难’?”

“是,”恭王说道,“这一点,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他没拿京畿和京畿附近的旗人先动手,他先动的,是各省的驻防旗人。”

文祥认真的想了一想,连连点头,“六爷,见得深!京畿的旗人,风气不好,油混子多,境况相对各省驻防旗人,却要好一些——这班人,不能吃大苦,三百两银子的安家费,未必足够动其心;另外,京畿的旗人,同京里的宗室,枝蔓瓜葛,较之各省驻防旗人,也要多的多——这块骨头太硬了!”

“如果先去啃这块骨头,一时半会儿啃不下来的话,八旗改革,不见功效,只闻怨声,弄不好,就半途而废了!”

“不错!”恭王说道,“外省的驻防旗人,境况比京畿的旗人要差得多,我记得,同治二年还是三年,西安驻防旗人,一年下来,就饿死了嗯,六千六百五十四名之多!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顿了一顿,“日子过到了这个份儿上,旗人的身份,就是一副桎梏——不许生业,连乞讨都不许,?等着饿死,不是桎梏是什么?除此之外,不值什么了!这个身份,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三百两银子的安家费,加上朝廷给地给种子给农具给牲口——只要是个脑筋正常的,就晓得该何去何从了!”

又顿一顿,“还有,地方上的驻防旗人,没有多少油混子,相对京畿旗人来说,更加吃苦耐劳些。”

文祥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杭州陷落,李秀成对满城反复招降,杭州驻防旗人,将军瑞昌以下,誓死不降,家家备了火药,城破之日,处处举火,合城赴难——这般壮烈的情形,京畿的旗人,难以想象了!”

微微一顿,“死且不俱,况乎吃苦?况乎拿了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拿了免费的土地种子农具牲口去‘吃苦’?”

“正是,”恭王说道,“逸轩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他的‘加法减法’,在地方驻防贫苦旗人身上,哪有做不成的?待有了功效,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现下,地方驻防旗人,不晓得有多少都在盼着,这个‘买断旗龄’,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是,”文祥说道,“到时候——到了最后,轮到京畿旗人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愿意,赶着不走,打着倒退,也就没有人为他们说话了,就算有,说出来的话,也没什么底气了——地方驻防旗人做得的事儿,你们凭什么就做不得?”

“改革八旗这个事儿,”恭王说道,“本朝其实做过不止一次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都有动作,可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也包括肃顺——他是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下边儿自然受不了——且不去说他。”

微微一顿,“这件事,为什么以前总做不成?除了‘加法减法’之外,最主要不外两个原因,第一,日子没苦到那个份儿上,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哪个愿意从花花世界,搬到荒凉的关外?第二,只是一味把人从京城往口外沿边搬,而不是像逸轩这样,先对地方驻防旗人下手,‘先枝后干’‘先易后难’——实在是路子走错了,走了条‘先干后枝’‘先难后易’的路子!”

文祥点头说道:“确乎如此!康熙朝,曾有计划,将在京无职无产的旗人,6续拨往口外沿边驻防,惜乎应者寥寥;其后,雍正乾隆——”

顿了顿,“嗯,乾隆朝的情形,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了!高宗纯皇帝圣裁,将京旗三千户闲散移往黑龙江拉林屯垦,花了偌大气力,实际移往不足两千户。其后四年,这班旗人,大部逃回北京;不久,朝廷又迁徙京旗前往双城堡屯垦,不数年,重蹈拉林之覆辙。”

说到这儿,微微苦笑,“倒是东北本地旗人的屯垦,较有声色——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处?”

“古往今来,”恭王说道,“凡有改革,一开始总是最难的,这个点儿,本该柿子挑最软的捏,结果一上来就捡最硬的骨头啃,啃不下来,则整个改革,何以为继?”

顿了顿,叹了口气,“我退归藩邸之后,空闲的辰光多了,好生读了几本书,这才觉,咱们中国,历朝历代,多少改革,都毁在了这上头!”

文祥心中微微一震。

“凡倡议主持改革者,”恭王继续说道,“见国家积弊如山,哪个不是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这座山给搬开了?只想着‘该不该做’,不想着‘能不能做’,结果——如同一只汽船,只能开到一个钟头五十里,他非要开到一个钟头一百里,结果,未到中流,便哗啦一下,散了架子,折戟沉沙,船毁人亡了!

文祥惊异的看着恭王,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短短数月,眼前的恭王,和自己熟悉的那个恭王,可就有些不大一样了——他若早几年如此,该有多好!

恭王好像猜到了他的心思似的,说道:“就譬如同文馆——开办之初,我又何必叫进士们进去读书?进士及第——嘿嘿!”

顿了顿,“他们本该是最后一拨才进去的,甚至,他们就不进去读书,又有何妨?结果——”

微微摇了摇头,“唉!”

文祥默然。

“这一层,”恭王说道,“实话实说,我确实不如逸轩!他的广方言馆,开始的时候,只和同道中人打交道,闷声大财,不声不哈的,就做大了!”

文祥没有直接接恭王的话头,说道:“改革,也是‘时也势也’的事情——拿改革八旗来说,六爷,你方才说得很好,以前,‘日子没苦到那个份儿上’,我想,轩邸若易位于康雍乾之时,改革八旗这件事,他也未必就办得下来。”

恭王微微一笑,说道:“或许吧,不过,他也未必办不下来。”

文祥微微摇头,说道:“八旗是国本,‘先枝后干’‘先易后难’,放在今天,行得通;放在康雍乾,未必行得通——”

恭王略一深思,不由微微动容:“博川,你这就见得深了!康雍乾的旗人,还不像今天这般无用,还可以真正叫做‘国本’!如果将各地驻防旗人移回东北,那么——”

那么,谁来“驻防”?也即——谁来看着汉人呢?

如今不同了——旗营已基本无用,满汉之别,也比国初的时候,淡漠了许多,所以,“驻防”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无所惜之了!

恭王的话,没有说全,但亦不必说全,“小房子”里,一时沉默下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