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481章 真就亿点点(1 / 2)

粮食当然不能白借。

他们东南的粮食储备虽然还有,可谁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至于要在这件事中,讨个什么好处?

苏誉也在思考。

最近他的织布厂已经出了几批货了。

这批布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程序的精进,成本压缩到非常低。

一旦投入到市场,东南的布庄估计都会受到冲击。

这种生活必需品降价是必须的,不过不能一下子把市场冲垮。

所以苏誉想着,一部分投入市场,慢慢把价格打下来,给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

随后一部分布料,以高于大周的价格卖到海外生产力比他们更低的国家去。

这时候的外汇,不赚白不赚。

可他们东南不靠海,虽可以在平阳县城走水路直通运河再出海,但中间有不少的手续。

先前庆元帝在时,虽说要发展海外贸易。

可他还没来得及大干,人就没了。

接替他上位的元和帝一直在忙着收拾烂摊子,对这方面兴趣不大。

所以这也就导致,大周现在虽然有不少的船队已经开始正规的出海贸易了,可却没有正规的部门去管理。

所以这一路过去的货物,少不了各种麻烦。

不过很快,运河的一部分就会掌握在苏誉手里。

因为汪远峰那边已经在行动了。

如果再把这些沿途的官府都联合起来,那以后苏誉要通过运河往海外做什么生意都行。

“这陈县令是个能干的。”

“既然能把周围的县城都解救下来,那让他再联合做几个县,把这些地盘都变成我的后备营,应当也不难。”

打算好后,苏誉亲自提笔,给陈县令写下回信。

写完后,他又查了查东南的存粮。

这一查,苏誉自己都傻眼了。

“没有存粮?”

苏誉千算万算,没算到他们东南居然没有余粮。

再一看开支。

基本所有的粮食都放到军队去了。

庆元帝在时,大肆炼丹,把国库的钱各种私吞。

东南这边,早就没领过足额的军饷了。

而且后来庆元帝又想着削藩,所以很多时候是拖上一两年才给发一次军饷。

就是想着削弱顾老头的势力,同时又不至于把他逼到绝路。

所以这么多年来,顾老头一直用自己的私己来补贴军队。

好在整个东南都是他的封地,每年都有一部分税收会到他的手。

靠着这些,倒也还能支撑下去。

可要一次过借这么一大笔粮食出去,就实在是没有这么多余粮了。

“没粮借......那也没办法了。”

就剩这么一点粮食,军队那边不够用不说,在征收秋税之前,若是东南也发生什么天灾,也得预留一部分。

“爷爷养这么一大支军队,确实是不小的消耗。”

去年开始,苏誉才开始为东南大肆挣钱。

在这之前,顾老头靠的都是封地的俸禄和手中的一些产业。

信都写好了,苏誉干脆先放在一边,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能搞到粮食。

西南对他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那一大片地方,苏誉其实也馋了许久了。

但因为朝廷在上面,他不好直接下手。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就在面前,说不定粮食借出去后,半个西南就会落入自己的手中。

“实在是不想就这么放过......”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平阳还有东南最大的商贾沈家。

沈玉林带人去西南找他父亲已经去了好一阵子了,说不定也快找到回来了。

若是实在没有,找沈家借点粮食也不是不行。

陈县令这么聪明的人,肯定会提前写信过来求救,所以应当还能再支撑一小段时间。

其实苏誉的盐山现在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了,再过一段时间,他就有大把的银钱去买粮了。

可陈县令估计等不到那时候。

把账本放到一旁,苏誉站起来看了看天色。

大伯他们明天就要回去了,苏誉决定等明天再想想粮食的事情,再陪陪大伯他们说话。

......

不过重新回到大家聚集的花厅里后,苏誉发现大伯和小叔他们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没有一开始那么拘谨,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苏誉想他们估计是习惯了一些,所以也放开了不少。

陪着大伯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吃了午饭后,苏誉这才回到后院。

结果发现他们房屋外的院子里,堆了不少的贵重礼品。

红缨正带着人,一边检查一边记录。

“这是?”

见到苏誉,红缨等人行了个礼,这才解释说:“这是公主要送给府君大伯他们带回去的礼物。”

“奴婢正在核对,把单子列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