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武侠修真>崇祯窃听系统> 140 朝堂之辩

140 朝堂之辩(1 / 2)

洪承畴、孙传庭被满清鞑子用大明百姓来要挟退兵的事情,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通过伍忠身上的窃听种子,大概有了个模糊的了解。只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第一战打赢了,能看到窃听种子传回的“万胜”字样,可随后却是如此收场,不得不说,这让崇祯皇帝是有点郁闷的。他还以为,被满清鞑子掠走的那二十多万人畜都能在这次的战事中被救下来呢

郁闷的同时,满清鞑子的凶残,不折手段,也让崇祯皇帝非常地愤怒。劫掠百姓,而后又以大明百姓为要挟来对付朝廷官军,他们又还有什么底线可言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似乎这种事情的发生,好像也不奇怪才对

满清鞑子的残忍,哪怕到了后世,也是所有人都口诛笔伐的。像他们这种动不动就屠城、没有一点把大明百姓当人看待的,会善待大明百姓就怪了

大明百姓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不是人,视如猪狗一般

而朝廷官军就是朝廷官军,不是流贼,更不是满清鞑子之流,是保境安民之军,如果他们都无视百姓伤亡,不管百姓死活,那就不是朝廷官军了。

对于这一点,凶残的鞑子显然明白得很。用这个来要挟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这两个进士出身的文官统帅,便是一下拿住了他们的死穴。

诚然,不管是孙传庭也好,又或者是洪承畴也罢,他们在镇压流贼的时候,毫不手软,甚至把俘获的流贼也全都杀了。在这种时候,他们是有借口的,因为这些人不是大明百姓,而是祸害大明百姓的流贼,杀了也就杀了,并没有多少负担。

可就算如此,朝廷上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他们是饥饿的百姓而已,孙洪两人如此屠杀,其心可诛,有负圣人教诲。

如今对于孙洪两人来说,被鞑子拿来威胁地,还是大明百姓,总不能说他们已经是鞑子了吧对于朝廷一方来说,官军不去解救他们也就算了,还要强行攻打导致他们丧命的,这个锅,他们无论如何都是背不起的。就算皇帝能保住他们,可在政敌地攻击下,他们的名声必臭。

文臣有哪个不重名的甚至有文臣还特意要廷杖,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直臣的名声不管是孙传庭也好,还是洪承畴也罢,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名声在士林中大臭

如此一来,他们选择退兵不打,崇祯皇帝哪怕不知道具体的战况经过,也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了

如果当时领军打仗的只是各路总兵,都是一群武夫,对政治上的东西考虑很少,那说不定就只会按照当时双方战事输赢的可能来衡量进攻与否,如果觉得能趁机打进城去,一举救下更多的百姓,或者说立下歼敌多少的战功,说不定就会无视鞑子的威胁了。

所谓慈不掌兵,当兵地,心都硬,只要战事能赢得胜利,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是兵家最常见的一种说法。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想到了大明的军神戚继光,如果是他的话,这一仗会怎么打

刚好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在看戚继光的兵书以及相关资料,对戚继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在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辩职守中有这样的观点视兵马为安国保民之具,一心从民社上起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戚继光只是一名军事将领,当他却懂得朝廷军队的真正目的是安国保民,一切以百姓为先。

在他的长沙之战中,得知倭寇巢穴中囚禁有数千大明百姓时,就曾下达两条军令禁妄杀,禁火攻。

要是换了别的将领,把那些大明百姓当倭寇杀了,反正都在倭寇巢穴中,就算只拿其中一部分首级来报功,也能得到更多的奖赏。甚至没有想着杀良冒功,但要是像戚继光一样下禁妄杀的军令,就会导致自身对战时束手束脚,这禁妄杀的军令也就不会下了;如果用火攻更省力,还能减少己方伤亡的,估计也会想都不想就采用火攻了吧

要是不打败这些倭寇,那些大明百姓被倭寇掠走的话,就会被他们当奴隶卖掉,同样饱受摧残和折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不是一样会死。有这样的理由,不足够了么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就觉得,戚继光真得是与众不同,或许,这也是他能成为战神,而别的将领不行的原因之一吧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忽然又发现,当年的事情和如今的事情,真得有很多相同之处。既然如此,如果戚继光来领军的话,按照他以往的做法,估计也不会立刻攻城,而是另寻他计,再行解救之。

可是,如今的情况又和戚继光时候又有所不同。

在戚继光那个时候,他练出了当时最强军,他有把握能打败倭寇,因此,他在看到当前没有机会时可以选择下一次;代入这次的战事中,被鞑子如此要挟,他选择退军也没问题,可以另外找机会,因为他有信心,他的军力,能打败鞑子。

而如今,则是已经反过来了。鞑子军队的战力更强。这一次,还是鞑子分兵,卢象升那边又吸引了一部分鞑子军力。可以说,看守大明百姓这边的鞑子,已经到了人数最少地时候,大概就是两万人马;而秦兵突至,出其不意之下获得了最可能打败敌人地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还能有另外的机会,能再次前去解救那么多的百姓么

历史上,不是没有以弱胜强的战例。但是,这种战事少。打仗这事儿,更多的是以实力碾压。除此之外,就只能行险,用计谋来弥补不足

而要用计谋的话,首先要做到地,就是知己知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