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玄幻魔法>人人都爱嫡长兄[穿书]>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2 / 2)

“郎君,仆这就去熬粥。”

刘和躬身离屋,悄悄抹泪。郎君当真心善,难民有福气啊

近百人食粥,其量甚大,且碗碟不足,如何施粥

高柏毅然起身,“郡王若能令难民不再异动,老夫可说服镇上百姓,借碗一用。”

他于镇上学堂教书育人已数十载,颇得百姓敬重。今夜他便豁出这张老脸,请受惊百姓,施以援手。

秦恪颔首,“可。”

言毕,与容奚对视一眼,起身离宅。

虽护卫人数不足,然难民已无力反抗。

秦恪备齐绳索,着人捆绑难民。有反抗者,俱被护卫武力镇压。

难民误以为秦恪欲行惩戒,俱泣不成声。

有愤慨者,不禁呼天抢地,破口大骂。

一护卫嗤笑“入室抢劫,本就有罪”

饥寒之下,难民又受惊,体弱者均昏厥于地。

陈川谷一一诊脉,摇首道“虽可恨,却也可怜。”

镇上百姓虽恼难民行事,然高柏出面劝告,加上众人亦不愿门前死人,皆应允。

且仅借陶碗,并非米粮,更易接受。

近百只碗陈列门外,米粥清香,从灶房弥漫,随风至院中,继而飘出院外。

难民俱鼻尖耸动,腹声如鼓。

护卫得令,高声喊道“容宅施粥容宅施粥容宅施粥”

绳索仅缚难民手腕,众难民闻言,俱精神一震,强撑而起,惊问是否为真容宅又是哪里

经护卫指明方向,难民皆凭一股信念,往容宅而去。

粥棚已搭,米粥入桶,陶碗齐整。

刘子实、梁司文、洗砚、金吉利,正忙于舀粥。

粥香于夜空下,勾人心魂。众难民面露痴迷,围拢而来。

护卫令老弱妇幼排于前列,一一解开绳索。

如今米粥在前,难民哪还顾得上抢劫

得粥者,皆蹲于地上,捧碗拼命吞食。

幸白粥经冬日寒风,热气已散,不再滚烫,正适宜难民吞咽。

一时间,容宅门前,唯闻难民吸溜之声。

一碗热粥灌下,难民恢复些许气力,内心不再绝望,他们本是良民,非恶霸之徒。

如今承受恩惠,从鬼门关绕行一圈,终得见阳间美景,顿涕泪横流,跪拜感恩。

除金吉利,刘子实三人见此场景,已然热泪盈眶。

护卫再次绑缚难民,肃穆道“容郎君心善,怜尔等受天灾之苦,故布棚施粥,救尔等于危难之际。尔等抢劫镇上百姓,令百姓受惊,百姓不计前嫌,愿借陶碗,令尔等有粥可食。尔等若良心尚在,当承抢掠之罪责”

难民如今得以存活,俱心怀感恩,哪里会反抗

宅院中,高柏朗声笑言“大郎慷慨仁善,实在难得。”

容奚心中已安,神情温和,“夫子谬赞,奚惭愧。若家中无粮,奚也不会行此之事。”

他只是恰好有能力为之罢了。

容连摇首道“阿兄不必自谦,世上有能力者不知凡几,若俱同阿兄般,大魏如何不盛”

秦恪一言不发,只凝视容奚,虽不语,然意已明。

三人盛赞,令容奚羞惭至极。

他只是不愿违心而已。

一夜未眠,众人精神却足。

早膳时,梁司文屡次抬首瞧容奚,见他面容温雅,君子端方,思及昨夜危急之时,他不忘高夫子,果断拯救难民,所行之事,皆为仁义,心中不禁升起敬服之情。

膳毕,沈谊方携一众衙役皂隶,至容宅前。

程皓亦同行。

两人见难民皆被绑缚制服,百姓未曾伤亡,难民亦未身亡,心中大定。

秦恪不欲多言,高柏德高望重,便由他为沈谊、程皓道明昨夜之事。

两人闻罢,皆大赞容宅主仆数人,容奚尤甚。

“昨夜之事,下官定奏明圣上。”沈谊对秦恪行礼说道。

秦恪神色冷淡,“不必。”

他昨夜已密奏一封,急至盛京。

若沈谊上奏,奏折尚需经层层审核,至天子御案,恐已过一旬有余,且沂州雪灾,难民却奔至青州,可见沂州府衙定不寻常。

沈谊不过濛山县令,奏折或无法至圣上面前。

他冷漠以对,沈谊不明其意,亦不敢反驳,只闷声应答。

“沈明府,此些难民如何安置”程皓问。

虽为沂州难民,沈谊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思虑片刻,回道“召集镇上百姓,指认昨夜行凶之人,定罪以示惩戒。其余数众,县衙开仓放粮,布棚施粥,以表救济。”

程皓颔首,此法既予镇上无辜百姓一个交待,亦助难民逃离饥寒之苦。

容连听闻,眉心一动,上前一步道“小子敢问沈明府,欲如何惩戒”

抢劫为重罪,无论是徒是流,抑或沈谊念其情有可原,免徒刑或流刑,施以笞、杖刑,于难民而言,皆不啻天降大难。

然法度如此,沈谊不敢妄断。

他稍思片刻,回“可劳役刑。”

容连颔首又道“敢问沈明府,其余难民,有无安身之所”

这倒令沈谊犯难了。

开仓放粮之事,只要粮仓丰足,便可撑数日,待朝廷救灾粮款至。可避难安身之所,确难办到。

容奚一直未曾出声,及此处,见沈谊面露难色,遂凑近秦恪耳际,悄言几句。

少年轻浅呼吸,萦绕耳际,秦恪似闻一抹淡香,蓦然转首。

恍然间,似天地寂静,野旷无人。

脸颊与少年唇瓣一触即离,温凉,柔软。

两人目光交缠,俱心跳怦然。

容奚急退一步,只觉唇上滚烫,似岩浆翻滚,连带脸颊,一片绯红。

见秦恪目光灼热,容奚忙低首轻咳一声。

秦恪回神,神色顿变,对沈谊道“先驻扎营帐,再谋栖身之地。”

这些难民原属沂州,待朝廷救灾钱粮分发,其定返回原籍。

“郡王高见。”沈谊适时拍个马屁。

因抢掠之人,皆为青壮男子,其余者,不过老弱妇孺。

若青壮男子皆于濛山服役,剩余难民届时即便返回原籍,亦无生计。

容奚思及,欲向秦恪提及,却见秦恪正在瞧他,心跳骤停,忙将目光移至沈谊脸上。

“沈明府,小子有一惑。”容奚迈前一步,令余光不见秦恪。

沈谊顿客气笑问“容小郎君,但说无妨。”

“劳役刑日久,待朝廷救灾,难民返籍,青壮儿郎尚于濛山服刑,其余难民,即便返乡,亦无生计之路。”

见他神色又犯难,容奚不禁笑道“如今工坊营建,正乏劳力。青壮男子可于工坊服役,其余数众,为工坊匠工烹食者、浣衣者,每日可得工钱,不论男女老幼。”

“此法善。”沈谊颔首,却问,“然需烹食者、浣衣者少,余下众人又当如何”

容奚温雅笑道“劳烦沈明府遣人询问,有一技之长者,若愿,便可来容宅寻我,不论男女年幼者。”

“老人家”沈谊不禁问一句。

容大郎不似精明世故之人,理应不会弃老者于不顾。

“沈明府勿忧,”容奚笑言,“奚以为,年迈体弱者,当子孙赡养,安享晚年。若有独身老者,亦可前来容宅。”

几人虽不明容奚之意,然无人质疑他之决定。

沈谊领皂隶,将处置之法告知难民。难民俱服从,有愤慨不服者,皆被强压下去。

局势大定,皂隶押服役之人离去,擅烹食者、愿浣衣者,挑选足量,与之同行。

余下者,男女老幼皆有。

待一一询问,其中自诩有一技之长者,不过十数人,真正擅于一道者,寥寥无几。

容奚并未失望。

他寻程皓、高柏商议。

“程叔,夫子,我已问明,余下十五名幼童少年,八人已是孤儿。四人亲父需服劳役刑,母亲已逝。三人无父,唯母亲在侧。皆愿与我定契。”

两人颔首,继续听容奚陈述。

“三名娘子,一人擅绣活,一人擅农事,一人擅育禽。”容奚知三人只是经验丰富,并非真的大家,却未在意。

“剩余一书生,虽无功名,也算识字,二老者,皆为农夫。”

他细述完毕,程皓问“大郎欲行何事”

容奚坦然相告“少年幼童,未曾定性,皆为可塑之才。奚欲令其读书识字,并授万物之理,日后是否成才,全凭己身。”

“何为万物之理你授其文理,助其成才,与你有何益处”高柏不禁问。

容奚耐心作答“夫子,万事万物皆有定理。如水于冬季结冰,于炉上生沸,为何如此日出东方,日落西山,又是为何其间种种,皆有理可论。”

他见高柏若有所思,继续回答“我与其定契。待成才时,将为我之助力,年限二十载。届时若不愿,赔清违约之金便可获自由。”

程皓目光炙热,“此法甚妙。大郎,你所言万物之理,是否为匠工之道”

容奚笑若清风,“不仅为匠人之道。学问之间,皆有贯通,匠人之术,不过其中之一。”

程皓懂了,顿感佩非常。

“大郎与我商议,此事与我相关”高柏不懂匠人之术,深觉自己多余。

“夫子莫急,”容奚安抚一笑,“少年稚童,皆未曾读书习字,若要教授万物之理,识字当为基础。”

“您学识渊博,且教书育人数十年,奚不知,还有谁能比您更胜任夫子一职。”

容奚言罢,起身长揖,郑重道“奚恳求夫子,授其学识,教其认字,传其为人处世之理。”

他有如此胸襟胆魄,且情意真挚,高柏如何能够拒绝

“大郎不必多礼,”他扶起容奚,笑容极慈祥,“既是教书育人之事,我自当尽一份力。”

容奚心中甚为感激,正欲再拜,一人忽闯入屋内。

“容大郎,我能否一同参与”

容奚抬首,见秦恪神色慎重,不似说笑。

“肆之兄”

秦恪忽轻笑一声,“你与程侍郎、高夫子所言,俱入我耳。传授万物之理为重,却也不可放弃体魄。若无强健体魄,日后如何为你效力”

他之言,令容奚蓦然震动。

秦肆之所想,竟与他不谋而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