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没想到谢长清和莎兰会来敬茶。</p>
毕竟莎兰并非秦人,不遵这个习俗也正常。</p>
而谢长清那个性子,什么礼不礼的他向来不放在心里。</p>
因而于氏也没指望他这一次守规矩。</p>
却没想到两人来了。</p>
于氏这边意外了一下,赶紧让桑嬷嬷准备了一番,喝了儿媳亲手奉的茶水。</p>
好在先前惦念谢长清不回家的时候,于氏私下里也备了一些大小礼物,现在便拿出来赠给莎兰。</p>
谢长清不是个喜欢热络闲聊的性子,陪着莎兰敬完了茶便起了身,打算给于氏行个礼就回去接着睡了。</p>
但莎兰坐在那儿没动,毫无起身意思,还与谢长清说:“谢长清你先回去。”</p>
“……”</p>
谢长清微微挑眉。</p>
莎兰说:“孩子快醒了,你先陪他。”</p>
谢长清沉默地看看莎兰,又看看于氏,点头后转身离开了。</p>
于氏这边有些诧异地看着莎兰,暗忖难道这新儿媳要和自己聊家常吗?</p>
没什么准备。</p>
而且生活习俗有些差异,也不知道说话能不能投机。</p>
莎兰并非什么圆滑世故的性子,说话也素来不会拐弯抹角,等谢长清一走,她便直言问道:“夫人,谢长清是什么时候生辰?”</p>
一个问题,把于氏给问住了。</p>
她张口结舌了片刻,皱眉思忖:“大约……好像是秋天。”</p>
莎兰诧异:“好像?”</p>
“呵呵……”于氏讪笑不止,“当时到处乱糟糟的,日子也记得不清楚了,只记得是秋收之后,天气寒凉下来。”</p>
莎兰:“……”</p>
她还以为是谢长清自己不爱理会那些杂事所以不记得了。</p>
或者是那个日子有点什么,谢长清不愿意记得,便不愿意和她说。</p>
哪能想到连于氏这做母亲的都能忘记孩子生辰。</p>
莎兰脸上那不可置信的神色太明显,让于氏无法忽视。</p>
她干咳一声说道:“你问这个要是有什么要紧事的话,我仔细回忆一下,再写信问一问他爹,或者他大哥,看看能不能问的到。”</p>
莎兰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来,沉默了半晌后笑起来:“行,那劳烦夫人,一定问了告诉我。”</p>
*</p>
莎兰回到院内的时候,谢长清正牵着元宵在满布绿叶红花的院内转着圈。</p>
孩子学会走路之后便不喜欢被抱着或是随意把他安顿在座椅和床榻上,而是随时要下地。</p>
迈着小短腿转圈地走。</p>
一岁多的孩子就是一个小萝卜丁,刚比谢长清的膝盖高一点点。</p>
谢长清身形高大,牵着孩子还得弓着腰,可真真是为难他了。</p>
他那脸色也不好看。</p>
瞧着颇有几分嫌弃和不耐之意,不过并不深浓。</p>
“谢长清。”</p>
莎兰提了提裙摆迈步进到院内。</p>
谢长清随手便把孩子交给候在一边的乳母,朝莎兰迎了两步,“你和母亲说什么了?”</p>
“闲聊。”</p>
莎兰牵住谢长清的手,意味深长地说:“谢长清,忽然觉得你有一点可怜。”</p>
谢长清皱起眉头:“什么?”</p>
什么莫名其妙的?</p>
莎兰笑了笑上前贴在他怀中,“我们什么时候回去?”</p>
谢长清伸手揽在莎兰后背将她抱稳:“半个月后。”</p>
尧城是军事重地,本身主将就不能离开太久。</p>
再加上如今儋州异族与朝廷达成新的盟约之后也会推行新政令,异族们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便各有想法。</p>
政令推行之事要朝廷进行,也要有莎兰这样代表信仰的人存在。</p>
当然,必要的武力威慑不可少。</p>
所以回尧城之事宜早不宜迟。</p>
到如今,无论是对谢长清还是对莎兰,尧城都比京城更亲近熟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