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牛车晃悠悠的驶进城门。</p>
顾家村在县城南边,村里人进城都是通过南城门出入,喜歌上次带贵哥回村走的也是南城门。</p>
进出城门,每人都得交一文钱的城门税。像顾家村那么远的村子,村里人无事不会道县城来。</p>
只有采买农具、种子,或者家里发生大事才会派家里做主的男人来城里置办物品。</p>
很多村里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进过城。</p>
七月二十日那天,二伯娘徐氏带着儿子大河去了顾族长家。</p>
顾家几亩田要重新办理契书,要先找里正办理登记,后面还要去县衙备案留底,过户手续才算办理齐备。</p>
原先商议定了,等忙过秋收,顾族长再让儿子安平带着契书去县城办理。</p>
这些事情,不需要户主本人到场,只要契书齐全,里正或者族长就可以把这事办好。</p>
秋收后,正好可以把小九这季该交的租子一起带给喜歌。</p>
听到婶母改变主意,顾族长很是意外,“为什么要提前?”</p>
“明天就是大有家馄饨铺开张的日子,大有不在了,她们娘几个在县城做生意,我怕被人欺负。”徐氏解释。</p>
“别的事情,我这个做长辈的帮不上,就想让大河去壮个人气,好叫县城邻居看看,咱们顾家不是没人,想欺负她们母子也得掂量掂量。”</p>
喜歌这回回村,先去找徐氏求救,让徐氏很受用。又卖给徐氏两亩地,徐氏受了人家的好处。而且喜歌又贴心的给她买了软和糕饼,让徐氏对她很有好感。</p>
观喜歌行事,与从前大不一样。</p>
人都有慕强心理,相处一夜,徐氏一家对喜歌大为改观。</p>
人家都伸出手释放出想来往的信号了,徐氏也想把这关系维护住,多个亲戚多条路。</p>
虽然只有孤儿寡母了,人家家在县城也是又产业的。徐氏莫名相信,有喜歌在,顾大有家后面的日子绝不会差。</p>
为着自己小辈,和县城亲戚维护好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会给子孙后辈留下余荫。</p>
他们三房一向不和睦,顾族长不太相信徐氏的话,“跟侄子说话还绕圈子啊?”</p>
徐氏摊手笑道:“真是想去撑个场子,我家得了地,也得有来有往,亲戚关系才能维持住。”</p>
话没有说得太细,不过,顾族长也明白话外之音。</p>
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百倍不知。婶母就是看人有翻身的希望,想紧紧抓住,是个聪明主意。</p>
于是,安平、大河和他媳妇大黄氏天不亮就赶着牛车出发。</p>
进城后,大河怕牛车冲撞道别人,没再上车,再前头牵着牛绳,“大哥,咱沿着这条街走,第三个路口往西走,就能到大有家。”</p>
安平估摸着时间,安排道:“先去衙门把正事办了,咱们再过去。”</p>
安平去过县衙,知道县衙的差役喜欢上午办事,说话也方便。过去从大河手里接过缰绳,牵着牛车去往县衙。</p>
大黄氏坐在牛车上,看着县城房子富丽堂皇的样子,她的眼睛都不够看了。</p>
上一次进城还是二十年前,她生了儿子,婆婆带着她们一家来县城城隍庙还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