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逆水行周> 第六百一十七章 数字

第六百一十七章 数字(2 / 2)

而就在“今年”,隋朝崩溃,天下大乱。

七八年后,等李唐消灭群雄一统天下,武德年间统计的天下户数,不过两百万户。

当然,肯定有大量人口变成隐户没有统计在内,但是,仅就账面上的数字而言,隋末天下大乱,导致中原人口少了四分之三。

中原人口从武德年间起过了百余年,到了唐玄宗的开元年间,账面上的户数(不包括隐户)才超过隋大业五年的水平。

今年,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点,宇文温对此颇为感慨,他不能让历史重演,所以无时无刻都在以史为鉴。

天下户数近千万户,这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强盛国力。

再加上先进的科技,只要周国不内乱,执政者不乱来,那么对于周边国家而言,将来除了跪下唱征服,就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一千万户这个数字,也代表着压力。

天下太平,刀兵入库,又没有什么大的天灾,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兴修水利,粮食产量稳定,这就意味着人口暴涨。

唐朝人口从武德时的两百万户,到巅峰时期(天宝年间)的一千三百万户左右,跨度为一百二十年时间左右,人口膨胀到原来的六倍。

那么,从明年开始,过一百二十年,中原人口膨胀到六倍,就是六千万户,按一户五口计,就是三亿人。

那个时候,若农业技术(化肥)没有突破,以中原的土地,养得活那么多人么?

宇文温隐约记得明晚期人口过亿,那时“迄今”大概一千年。

清末人口接近四亿,但情况特殊(高产品种玉米、红薯大规模普及),暂不作比较。

从唐初到明末,历时千余年开垦出来的土地,也才养活一亿多人,当然,这不包括玉米、红薯的引入。

而现在,只需要一百二十年时间,其间没什么兵灾、大型天灾,理论上中原人口就能增加到三亿人。

即便加上玉米、红薯提前普及(品种堪忧),又有蒸汽机、廉价铁制工具,一百年时间,能开垦出养活三亿人的土地么?

希望渺茫。

而且宇文温觉得不需要等人口达到三亿,只要逼近一亿人,也就是户数两千万户时,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大概率达到极限值。

即便有了蒸汽机、各类新式工具,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就是那样,粮食亩产又不可能有太大突破,加上从美洲弄回来的玉米其品种不怎么样,产量低,红薯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粮食大幅增产是很难的。

当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粮食增长的速度,大问题就来了。

所以要未雨绸缪,向南中、辽东、两广移民,然后继续开发荆湖等地区,增加粮食产量,安置不断增加的人口,这就是宇文温一直在做的。

还提前在海外布局,南洋、澳州、美洲,都有了落脚点。

他认为自己的布局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余量”,但今日得有司奏报,确认了天下户数之后,忽然觉得好像不能高枕无忧。

人口基数越大,每年的人口增长数就越大,累积下来,那会是怎么一个惊人的数字?

宇文温想到这里,让陈婤拿来纸和笔,他要试着解一道计算题。

从现在开始,一直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大的天灾,那么周国人口从一千万户(五千万人)增长到两千万户(一亿人),要多少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