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逆水行周> 第七十三章 凭什么

第七十三章 凭什么(1 / 2)

尉迟勤此次来和堂兄尉迟顺详谈,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抱不平,因为尉迟顺最近的处境,让尉迟勤看不过去:凭什么?

尉迟顺作为故蜀王尉迟迥在世诸子当中的最年长者,又是嫡子,本是继承蜀王位的第一人选,结果不要说与蜀王位无缘,甚至守完孝之后连像样的实权职务都没有,作为堂弟的尉迟勤认为不妥。

尉迟勤是故蜀王尉迟迥的侄子,为故吴国公尉迟纲之子,虽然家中排行第二,但和兄长尉迟运是庶子,所以尉迟纲去世后,吴国公爵位由排行第三的嫡子尉迟安继承。

大家族的嫡庶之别,是导致嫡庶兄弟不和的常见原因,尉迟勤和嫡出的弟弟尉迟安关系不怎么样,但没有尉迟顺兄弟仨那么差。

大象二年时的变乱,吴国公尉迟安则很干脆的投靠了杨坚,与时任青州总管的尉迟勤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尉迟勤有过疑虑,毕竟当时的杨坚代表着朝廷,而伯父尉迟迥的行为确实有些名不正,不过最后他还是考虑到家族利益,跟着伯父起兵。

周隋对抗,尉迟勤一直领兵作战,既是为伯父分忧也是为了家族,而身为尉迟迥第三子的尉迟顺,却先是被软禁在长安,被女婿宇文温救回山南安州后,因为道路不通,所以直到数年后才回到尉迟迥身边。

此时的周国军政大权,已经由四郎尉迟惇为尉迟迥分担,而尉迟顺回来之后,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

尉迟顺是尉迟迥原配元氏之子,而尉迟惇是尉迟迥续弦王氏所出,尉迟顺本就不受王氏待见,而年迈的尉迟迥又十分迁就王氏,所以尉迟顺的处境不如意,也在意料之中。

尉迟顺被耽误了数年所以赶不上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尉迟迥当时决定立尉迟惇为世子,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尉迟顺为父守孝一年期满,却还没见着什么任用的前兆,尉迟勤就坐不住了。

“我来之前,和阿惇丞相谈过,他说如今天子即将大婚,所以要做个顺水人情,让天子为你封官,也省得别人多嘴”

尉迟顺不置可否,尉迟勤自顾自说着:“说是这么说,我看悬,天子要许什么官职,还不得过丞相那一关,总不能天子许你大宗伯,他默认,然后你就真上任吧?这种官当来有何意思!”

“其实说到底,还不是得他来拿主意?结果呢?依我看,他自己都拿不定主意!”

“我知道这样说不好,可伯母也太偏心了!伯父都把蜀王位给了老四,她为何还是要和你过不去?”

“这话可不能乱说。”尉迟顺淡淡的回答,虽然表情没有变化,但内心确实也不平静,尉迟勤不是傻瓜,听得出堂兄的语气不对,愈发絮絮叨叨起来。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权贵之家也不例外,蜀太妃王氏偏心的事情,即便当年都不是秘密,而因为这件事,也影响到了丞相尉迟惇。

去年隋国才灭亡,按说周国应该休生养息,让百姓喘口气,反正南边的陈国就是冢中枯骨,没几年好活,尉迟惇根本就没必要这么急着派兵讨伐。

结果年底周国便再度兴兵,要平定陈国一统天下,虽然大家不认为陈国能顶得过去,但总觉得急了些。

有人认为是新丞相为了立威,所以才需要另一个灭国之功,更有人认为是尉迟家要改朝换代,所以急着统一天下,为受禅登基称帝做准备。

可作为尉迟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尉迟勤知道原因只有两个,首先尉迟惇确实不把陈国放在眼里,而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蜀太妃王氏等不及了。

王氏见着自己所出的尉迟惇继承了蜀王的家业,终于了却最大的心愿,但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让老幺尉迟佑耆也能建功立业,风风光光。

隋国已经灭亡,再想要有分量的灭国之功,那就只能打陈国的主意,而要让尉迟佑耆挂帅却有些棘手,因为若按资历、年纪,有尉迟顺在,哪里轮得到尉迟佑耆挂帅出征。

所以王氏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尉迟顺身为尉迟迥在世诸子中最年长者,得为亡父守丧,而老幺尉迟佑耆则因为要“为国效力”,只能“忍痛”挂帅出征。

说来说去就是王氏偏心,一个劲要为两个儿子捞好处,让并非己出的尉迟顺靠边站,甚至还怕尉迟顺威胁尉迟惇的地位,所以要提升尉迟佑耆的地位来掣肘。

这种做法,许多故蜀王尉迟迥的宾朋故旧都看不过眼,毕竟当年他们是先熟悉尉迟谊、尉迟宽、尉迟顺三兄弟,后来才熟悉尉迟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