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逆水行周> 第二十五章 上中下

第二十五章 上中下(2 / 2)

来?一锅端不来?奉天子之命讨不臣!

或者缓一缓,用调任、明升暗降的办法来软刀子割肉,宇文亮若是忍,那就缓死,如果忍不了必然起兵“清君侧”,到时候尉迟惇同样能以大义名分讨伐“叛军”。

鉴于双方实力对比,极有可能以朝廷平定“宇文亮之乱”结束,然后便是三让三辞走流程。

如果尉迟惇要这么做,那么留给宇文亮父子的时间,大概有三到五年。

听了王頍为尉迟惇设想的策略,宇文温其实很想吐槽,这种谋士献上中下三策给主公的套路,实在是太俗了。

当然,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套路,因为如此献策,符合心理学的运用方法。

上、中、下三策,其实谋士希望主公采纳的是中策,所以用过于激进的上策、过于保守的下策,来衬托符合中庸之道的中策。

但这只是其一,谋士这样献策,也是基于圆滑处事的原则,献三策说明谋士“多谋”,而主公采纳建议,待得计策成功,又能体现主公“善断”。

谋士会做人,能让主公在属下面前显得英明,主公往后才会更加青睐这个谋士,此乃官场之道

另一点,就是自我保护,毕竟不是每个谋士都能料事如神,提出三种策略给主公选,万一策略失败,谋士也好回避责任:

上、中、下三策,你选了中策结果失败了,怪我咯?

宇文温好歹忍住吐槽的冲动,开口问道:“寡人以为,你方才所说,尉迟惇真要取而代之,那中策和下策莫非反了?”

“大王,并未相反,以尉迟惇如今的实力,他等得起”

虽然有些偏题,但王頍还是解释起来,尉迟家族的实力很强,他们掌握的地方,就是当年齐国故地,兵精粮足,还有大规模的马匹来源。

而且尉迟惇年富力强,完全有时间、有精力和宇文亮耗。用软刀子割肉的办法,将天子的羽翼剪除。

但真要耗下去,却会出问题,因为宇文亮不会坐以待毙,甚至在隋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文臣武将。

这就存在一个变数。

如果尉迟惇够果断,能在平定陈国、统一天下后,给出一段时间让军队休整然后翻脸,那些骑墙观望的人,很可能无法下决心对抗如日中天的尉迟家族。

这些人会在两家的对决中保持观望,坐视宇文氏完蛋,然后成为新朝臣子。

可一旦时间拖得太久,让宇文亮真的聚拢了一些实力派抱团取暖,到时候尉迟惇再动手,恐怕难度会骤然上升,万一又如东魏那样来个沙苑之败,到时候变数就多了。

所以王頍认为,尉迟惇如果真有改朝换代的心思,选在陈国灭亡之后大概一年时间左右动手,是最稳妥的策略,拖上三年五载,虽然看上去更稳但变数也增加,所以是下策。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宇文温心里却没有任何波澜:“既如此,你的对策?”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

我去,又是上中下三策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