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2849章(2 / 2)

“这个矿场在大明和满清统治时期就已经在开采了,但讽刺的是,现在由我们接手之后的产能,反倒是不如以前。原因各位也看到了,这里以前常年有超过三千名矿工,现在只有不到一千,又缺乏采矿设备,产能就可想而知了。”

刘尚向众人介绍了这处矿场的情况,语气中透着遗憾和不甘,显然对矿场的生产状况并不满意:“我们在朝鲜国大同江流域经营的铁矿,开采情况都要比这里好得多!”

这样的类比其实并不是很公平,海汉早在1637年就借着援朝抗清的时机,开始接管朝鲜北部的大同江地区,击退清军之后便立刻开始对当地的煤铁矿藏进行开采,时间要较海汉接管此处早了十多年,矿场生产能力存在差距倒也不足为奇。

不过刘尚以此为例的目的,显然是要突出本地铁矿生产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缺口,故意模糊了两地生产环境的差异。

这种故意喊苦的方式肯定唬不住了解内情的白克思,不过倒是能够触动第一次来到的这里的年轻人。

白乐童应道:“北方大区计划的辽东煤铁复合产业,靠这样的生产水平应该是行不通的吧?看来还是要设法尽快解决劳动力的需求才行。”

宁子敬也补充道:“还有生产所需的矿山机械设备,看样子也得设法补充才行,光靠人力,这开采效率也太低了些。”

他们见惯了海汉各处使用工程机械进行开采的矿场,总觉得那才是正常的运作方式,殊不知这个时代除海汉之外的地方,几乎都是使用这种人力开采的方式。而人力开采虽然效率低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虽说海汉的开采方式效率较高,但除了技术方面的要求之外,经济投入也是极大,而且筹备期要比人力开采长得多,光是那么多的大型矿山机械要运抵矿场,制定开采计划,完成安装调试,就得耗时数月之久。而人力开采只要劳动力到位,短短数日内就可开工,相较造价高昂的机械设备,使用人力的成本也是极低。

就算海汉掌握了先进的矿山工程技术,在具体的开采方式上,也必须要权衡投入产出的收益,才能做出相应的决定。也并不是每一处矿场,都能像白乐童等人所去过的地方,使用大量的矿山工程机械来进行开采。

比如海汉早年间在南海的邦加岛、勿里洞岛开采的锡矿,由于距离三亚路途遥远,加之当时的矿山设备也比较少,产出的矿物价值也比较有限,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当地都是采用人力方式进行开采作业。

而辽东这边的矿场采用何种开采方式,那也是要综合考量各种客观条件之后才能定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北方大区在经费方面肯定不存在问题,这从登莱地区的矿场运作情况就能看出来。之所以两地差距这么明显,白克思甚至有点怀疑陈一鑫是有意为之,目的便是要突出辽东地区的人口短板,进而促使执委会批准北方大区扩充人口的计划。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