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寒暄结束之后,双方便进入到正题。海汉使团此行其实准备了颇多议题,不仅有贸易相关,也有国际关系方面的事务。不过最终能谈成几桩,那就得看使团的临场发挥了。
当初日本虽然是受到武力胁迫才与海汉签署了通商条约,但这几年运作下来,幕府从双边贸易中得到了真金白银,好处都是实打实的,这也是幕府愿意就贸易问题继续与海汉开展对话协商的重要原因。
使团提出的议题都很实际,比如在长崎建设海汉专用的港区,为商家提供更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吸引更多的海汉商家进驻长崎港;允许海汉在更多的地区设立海汉银行的办事机构,让从事贸易活动的商家能够以海汉纸币计价结算;调低海汉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税率,以此来促进贸易规模增长等等。
涉及到具体的事务,年轻的幕府将军显然有很多不甚了解的环节,所以在听完每一个议题之后,他都要与身边的官员们进行长时间的问询和讨论,然后再作出回应。
虽然使团很详细地陈述了这些措施将会带给日方的好处,但要以此来说服德川家纲接受这些议题,还是不够力道。幕府对这些措施将会产生的后续影响仍有很多顾虑,担心会降低自身对这些贸易活动的掌控力度,进而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一番磋商下来,幕府倒也没有一口回绝使团的各项议题,但也未能就其中任何一项达成一致意见。德川家纲表示需要一些时间来确认这些议题的可行性,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数日,另外其中一些细节也还有待商榷。
这样的答复其实没有出乎使团的预料,马博然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针,幕府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年少的将军又比较弱势,威信还难以服众。所以谈判过程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海汉抛出这些议题在最终能有一半得到对方认可,就算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而关于国际关系方面,使团所提到的事项则是激起了幕府方面的震动。
使团提出,在去年大明向海汉归降之后,大明的各个藩属国也由海汉一并接收,然而其中琉球国目前有大部分地区仍在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的掌控之下。海汉希望幕府能以大局为重,劝说岛津氏放弃对琉球的控制,主动退出该地区。如果萨摩藩能够照办,那么在当地的产业和贸易权仍可得到全部保留。
琉球国自明洪武年间开始,便已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不仅国王接受明廷的册封,甚至就连年号也是直接照搬大明。但明万历三十七年,萨摩藩出兵攻入琉球,连国王也一并俘虏了,后来琉球就被迫签署了《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还将治下的奄美五岛划给了萨摩藩直辖,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琉球名义上仍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实际上却是受德川幕府和萨摩藩的控制。
《1627崛起南海》
喜欢1627崛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