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中左所城军演
许心素的说法毫不夸张,当年如果不是海汉出手干预福建局势,那郑芝龙可能早就灭了许心素然后上岸洗白,捞个官身把几万海盗兵全部变成大明官兵。到时候海汉迫于形势,很可能也会将结交的对象定为郑芝龙,那就根本不会有今时今日在福建只手遮天的许氏了。
不过实际情况其实比许心素说得更为复杂一些,海汉当时出兵干涉福建局势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十八芝与许心素之争,更重要的是十八芝背后还有西方殖民国家的支持,而海汉想要争取福建海峡的控制权,就不能让十八芝真正形成气候,出兵是势在必行。至于选择许心素作为扶持对象,多少也是顺手而为之,但后来的局势发展证明海汉的这个投资极为划算,短短几年之后便在大明境内拥有了一个忠实盟友和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协从军。
海汉人是如何起势发迹,不断对外扩张,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状况,许心素都是下了工夫仔细研究过的。他知道有些东西自己无法效仿,比如海汉人手中掌握的诸多难以复制的黑科技,而门槛最低的反倒是军事领域,海汉所能提供的支持力度也是最大。
如今即便是十八芝死而复生重返福建,许心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紧张了,他甚至都不需要海汉协助,手下这支装备先进,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便足以收拾曾经在福建海峡不可一世的十八芝了。
许心素在军事上的投入虽大,但其回报也相当丰厚。正是因为许心素连年不断地向麾下军队拨下巨额军费,完善其装备和训练水平,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将其送到海外参与海汉牵头组织的军事行动,如今闽军才能在大明国内享有了“小海汉军”之称,就连朝廷也对其毫无办法。
李溰登上厦门岛之后,很快便见到了这座被许心素引以为傲的中左所城。虽然李溰的军事知识十分有限,但他也不难看出,这座城池的防线构建与位于本国的大同江基地和先前看过的漳州城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城墙防线并不是一道直线,而是凹进凸出,呈锯齿状分布。
按照许心素的解释,这是海汉式的防线构建方式,目的便是让守军在遭遇攻城时形成交叉防御火力,以此来增加对敌军的杀伤效率。不过这中左所城的城墙高度和厚度,相比漳州城还有差距就是了。至于大同江基地,由于修建工期所限,根本就没来得及修筑整段的城墙,大部分地段就只是以战壕来充当战斗人员的掩体,防护能力其实还不如这中左所城。
虽然城防工事的规模各有不同,但李溰的确能从中看出明显的海汉风格。等他们登上城墙之后,李溰更是注意到城头上部署的火炮炮身上錾刻有“海汉兵工”的字样,后面还有一串李溰看不懂的符号。这表明它出自三亚的兵工厂,是正宗的海汉造——这可比石迪文在舟山卖给江浙明军的二手西班牙货要更为高级。
福建明军装备的枪炮全是海汉造,这也是让李溰大为羡慕。他出国前曾听兵曹判书申景禛提过,本来朝鲜也有计划向海汉大批采购武器,但无奈预算有限,根本买不了多少。而武器装备不到位,那新军的组建和训练都会因此而大受影响,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就会更为延迟了。不过据说海汉银行可以提供专项借款,只是让朝鲜拿矿藏作为抵押物,只是李溰离开朝鲜的时候还并未谈出结果,所以也还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能走得通。
但许心素家产丰厚,向海汉购买武器当然不必如此窘迫。事实上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海汉出于安全考虑主动控制出售给福建的武器数量,而不是许心素买不买得起的问题。
而许心素麾下部队接下来所进行的演练,果然是与海汉军如出一辙,作战状态下的队列阵形,都与李溰在大同江基地看过的有七八分相似。若是再换上海汉军的那身行头,打出显眼的红蓝双色旗,李溰觉得搞不好真的能在战场上唬住对手。
李溰其实很想从这场军演中挑一些毛病,以证明福建明军与朝鲜军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想法是徒劳的,这支用钱堆出来的部队可不是什么少爷兵,许心素是按海汉战斗部队的标准在组建和训练他们,又有很多与海汉军并肩作战的机会,其实际战斗力要远胜普通明军,更不用说面对清军铁骑几乎毫无抵抗力的朝鲜军了。这支明军在演习中的表现,的确是对得起他们“小海汉军”的称号。
这让李溰不禁想起了在舟山岛访问时听到的一句海汉俗语: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许心素能靠砸下重金打造出一支强军,朝鲜却是因为没钱而难以让本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任凭心比天高,但最后还是得拿钱说话,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就别想着整天做什么强国梦了,做白日梦还差不多。
所有人都想效仿海汉的成功模式,想拥有一支跟海汉军一样强大的武装部队,但真正有条件去实现这种愿景的也只有极少数人。以朝鲜目前的条件而言,想要尽快筹出军费就只有两条路,一是拿矿产和自然资源换海汉银行提供的专项贷款,二就是效仿当年安南的做法,直接用人口和土地换取武器和其他军事资源。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朝鲜不愿轻易向海汉出让人口和土地,第二条路大概是走不通了,所以也就剩下抵押资源这条路了。但以此为交易条件究竟能从海汉换得多少武器装备,李溰也并不清楚,即便是目前最为乐观的估计,朝鲜新军的规模也不会超过五千人。
李溰在舟山的时候与江浙的明军将领也有过短暂的接触,他也听说过很多军头都想效仿许心素的发迹史,一边控制地方贸易一边加强自身武装,但真正见到正主之后,李溰就觉得江浙那帮军头在眼光见识方面都与许心素有着明显的差距,也难怪许心素能够在短短数年中就掌控了一省之地,而江浙的同行们却难以寻找到一个起势的突破口。
最显著的差异,便是许心素在数年前就已经成为了海汉的盟友之一,而江浙的军头们虽然与海汉有明里暗里的贸易往来,但却一直不敢像许心素这样明确地选择阵营和立场。这种谨慎也就导致他们只能得到海汉高价出售的武器装备,却无法像许心素那样获得海汉的信任和更大范围的支持。仅仅只是买些火枪火炮,只能让部队提升表面上的战力,而许心素每年成批派往海汉进修的高级军官,派去海外协同海汉军作战的部队,才是福建明军变得强大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