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其他类型>1627崛起南海> 1848.第1848章 深入合作

1848.第1848章 深入合作(2 / 2)

翌日,金尚久来请钱王二人再次入宫,与国王李倧会面。他们来汉城之前便已经通过金尚宪向李倧表达了这次会晤的目的,李倧自认昨天宴席上与两名海汉将领相谈甚欢,便主动再次邀他们入宫会面,谈一谈双方接下来的合作。

在场的人除了李倧和金尚久之外,自然还少不了如今颇得李倧宠信的金尚宪。如果说过去金尚宪对李倧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对外政策方面,在抗清战争结束之后,金尚宪对各种政务的意见都会成为李倧的重要参考。哪怕这次要与海汉重点洽谈的项目可能是金尚宪并不擅长的贸易领域,李倧也依然还是将他召来参与这次的谈判,足见对其的信赖和倚重。

其实早在王汤姆去年五月率舰队抵达汉城,逼迫朝鲜签订盟约的时候,双方便就政治军事合作、开埠通商、移民往来等事宜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不过那个时候的会谈太仓促,王汤姆也来不及与朝鲜议定具体的措施,很多项目便一拖再拖,直到现在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这次再与李倧会面,王汤姆会尽可能多敲定一些项目,为海汉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自去年与贵国结盟以来,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国王陛下对此应该也会有明确的认识。为了能进一步巩固两国之间的关系,我国希望能与朝鲜加大合作力度,能在更多的领域采取互信互助的态度,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发展。”王汤姆一上来先是祭出一套比较官方的说辞,为后面要谈的条件把路铺好。

李倧应道:“贵国的军事援助对我国十分重要,寡人也非常感激,但最让寡人觉得舒坦的是,贵国对朝鲜的尊重,愿意花时间与我们沟通、商议,而不是单方面地作出决定,希望这样的态度在今后也能一直保持下去。”

李倧所说的“尊重”,其实在穿越众看来不过是正常之极的举动,如果朝鲜不是海汉的盟友,那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商议沟通的举措了,而这种沟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要让朝鲜尽可能配合海汉提出的各种要求,说到底还是出于利益考量,而并非对朝鲜这个国家有什么敬畏感。

不过李倧所理解的尊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而这就是连王汤姆和钱天敦也并不知晓的内容了。整个海汉,可能也就宁崎知道缘由,但他也未必注意到了这种细节。

李倧所在意的这个细节涉及到了朝鲜国王这个称号的由来,朝鲜王朝是太祖李成桂在1392年建立,不过他是废掉了高丽恭让王王瑶上位,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对李成桂上表求册封的请求未予批准,只确认了国号为李成桂拟定的“朝鲜”。

而真正得到明朝册封的第一任朝鲜国王,是李成桂的次子李芳远,而且当时明惠帝朱允炆正与燕王朱棣开战,为了在内战中为了拉拢朝鲜站在自己一方,朱允炆才敕谕礼部赐予李芳远国王诰命。而在他之前掌管朝鲜军政大权的父亲李成桂和兄长李芳果,头衔仅仅只是“权知朝鲜国事”,并非名正言顺的朝鲜国王。

而朱棣“靖难”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再次上贺表,朱棣为了安抚朝鲜这个藩属国,也没有收回之前朱允炆给予他的册封,而是再次确认了他的国王地位。于是在此之后,历任朝鲜统治者都循例受大明册封为朝鲜国王,但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只能自称为孤或寡人,不能自称为朕,只能被大臣称作大王、殿下,而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但海汉这帮穿越者中对于这些称谓的标准了解得比较透彻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从一开始与朝鲜打交道,便将李倧的称谓定为了“国王陛下”。这本来其实是一个小小的乌龙,也并非海汉有意为之,但李倧注意到这个细节之后,却将其理解为海汉对自己和朝鲜国的“尊重”,并因此对海汉在称谓问题上释放出的

“善意”产生了好感。结果到了后来,诸如金尚宪这样的重臣也开始效仿海汉,将称谓改口跟着叫起了“陛下”,这更是进一步增加了李倧对海汉的好感。

当然这种好感的来由,李倧是肯定不会主动对王汤姆和钱天敦提及的,所以他们也并不知道朝鲜国王因为这种细节而对海汉有着莫名的好感,即便知道了也未必能理解李倧的这种颇具虚荣感的心思。

双方寒暄完毕,便开始切入到正题。这次海汉提出的深入合作议题,主要还是来自政治、经济、军事几个方面。

军事方面,在经过了前面这几个月的战争之后,双方已经基本实现了军事互信,并且海汉在朝鲜长期驻军也已成为定局。今后除了向朝鲜出售先进武器之外,为朝鲜培训合格的军官,组建新式军队,也成为了双方军事合作的主要内容。但这些军事合作项目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军费作为支撑,以朝鲜目前的状况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必须要先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才能将双方的军事合作坚持下去。

海汉给出的解决方案,便是让朝鲜打开贸易大门,允许海汉商人和各种商业机构进入朝鲜境内经营。不仅仅是开个商铺做点小买卖而已,而是要直接介入到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比如海运、制盐、冶炼等等,这些原本由官方监管甚至是垄断的行业,海汉都想加入其中。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