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96章 论瞎掰只服蔡卞

第696章 论瞎掰只服蔡卞(2 / 2)

不等赵佶响应高俅老儿的无脑策略,来了一封奏本,是蔡卞朱勔他们联名弹劾高方平的文书,标题是《一个被不恰当使用、自大冲昏了头脑的西北主帅》。

蔡卞写文章有水平,用事实形成的东西,详细陈述了当时高方平的不抵抗政策有多愚蠢,那在蔡卞的妙笔生花表述下,看起来真的丧权辱国,包括河东军系被打废等诸多的幺蛾子事件,也是高方平这个帅臣在西北的不恰当指挥所造成的。

通篇说下来,石龙关大捷的战略意义、以及在高方平指挥之下、于十二月初全面解放西北的这些事,蔡卞朱勔连提都没提。却继续利用文巧偷换概念,阐述目下宋夏双方的实力对比,最终得出结果:高方平自大张狂好大喜功,在错误的判断和战略之下,被捆于河中府了。

结论是:河中府守不住。请陛下尽快出圣旨昭告天下,解除高方平帅臣职务,启用用新的帅臣于西北主持大局。

就连梁师成也眼冒金星,河中府守不住和解除高方平职务有什么关系?

对此,赵佶也没想通。

就算是奸佞梁师成,论瞎掰老梁也只服蔡卞他们了。

接下来,蔡卞他们解释了为何要这个时候解除高方平职务。

他说高方平是北方帅臣,代表皇帝和国朝在西北的统帅,于这个时候河中府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不解除职务会有两种结果,一,高方平为了保命投降西夏。这就玩大了,皇帝最信任、最倚重的帅臣若投降西夏,那几乎等于朝廷投降西夏,败坏皇帝名声。

理由二,蔡卞说了,就算高方平不投降战死了,那也是国朝脸面无光,国朝的北方帅臣被西夏察哥斩于河中府,那会带来名誉上的大宋士气底下,西夏士气高涨,不利于河中府沦陷之后的作战。

奏本最末尾蔡卞又说了,高方平迟早要背负丧权辱国的名誉,提前解除高方平职务,代表皇帝铁面无私大义灭亲,撇清关系,等高方平战死之后,一个死人背负了所有的黑锅,然后只要最终赢得战争,就万事大吉。

这些谬论让高俅听得眼冒金星,实在想不通。文人的猥琐就在于这里了。他能妙笔生花的偷换概念,把一个离经叛道的事、对皇帝解释的如此丝丝入扣?

皇帝信任小高,喜欢小高,也不是一个完全无情的人。但他竟是也真的被蔡卞他们的奏本下到了

于是皇帝也急了,没有及时表态。

这种事当然不可能及时表态。要是什么事都决断神速,北宋还会亡国?

是的低效的决策机制和官僚,以及优柔寡断的皇帝,又不是只会拖慢忠臣的政策,有时候它一样能把奸佞的祸国殃民策给拖成阑尾。

于是那就拖着,一切的一切,就看在出结果前,河中府是否真的会出事了……

张叔夜知晓蔡卞朱勔的联名密奏事件后,拍案起身,怒不可泄。真想把祸国殃民的郑居中给宰了。

是的很显然,一般奏折要走中书门下,也就是要通过老张才交给皇帝。

之所以此番老张不知道的情况下,皇帝拿到了那些祸国殃民的文书,就因为资政殿学士郑居中。他是皇帝的贴身参谋秘书。就是他悄悄的违反体制递给皇帝的。

大宋不是满清,原则上不流行密奏这套制度,喜欢把东西都摆开,依照流程走,这就是建制派们的规矩。甚至是全体士大夫的规矩。因为一但密奏,等于不信任整个朝廷,还等于让皇帝过分专权。这是宋朝士大夫们不太喜欢的。

其实早在宋夏之战爆发初期,相爷们就担心出这样的幺蛾子,于是老张违反常规的把郑居中捉了软禁。

捉郑居中是没有罪名的,加上郑贵妃在也里里外外的活动,所以这种事不能持续,到了宋夏之战出现转机后,张叔夜就对郑居中说:“你的问题查清了,乃是误会,你自由了。”

但现在出了这样的幺蛾子后,陶节夫也火大了,又派枢密院的盖世太保去把郑居中请去喝茶了。然后郑妃又在宫里闹,可惜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听说郑妃闹的慌的时候,她被刘太后和王皇后一起警告,扬言在不安分就对她郑妃打击报复。

这些东西没什么道理可以讲,形势危急的现在,大家处理问题都是猪肉平似的简单粗暴。好在也暂时压制住了郑妃,但能平稳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这些见不得光的“维稳捂盖子”策略总归不能持久,号称最猥琐最有手段的猪肉平,当初不也在北1京维稳失败了。

这就要看河中府是否能守住,是否能短期再来一场大捷,以打消京城的阴晦。

不论如何,就如后世的推销员业绩包治百病。而在大宋国战的现在,胜战的消息也能够抵消一切的内部矛盾和恐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