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协约国和同盟国召开对俄国战场增兵会议刚刚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0日上午8点钟,中华帝国西南地区集结的部队,发起了对英国亚洲殖民地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的大规模进攻,开辟了除俄国战场之外,这场中华帝国与协约国、同盟国战争的第二个陆地上的战场。
中华帝国攻击部队是由第五野战军和第六野战军,以及从西南各省抽调的30万守备军部队组成,而英国陆军在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的兵力达到了近200万,其中15万是英国陆军的正规军,近185万是由当地人组建的殖民地军队,攻守双方的兵力相差很大,但是等战火开始之后,驻守在双方边境线的英国陆军却被打的连连后退,溃不成军,战斗的节奏完全被中华帝国攻击部队所掌握。
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部队,士兵以及低级军官都是由当地人组成,只有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是由英国人担任,部队的装备比较落后。
因为英国对殖民地军队扩充的非常匆忙,很多殖民地军队的士兵使用的武器还是单发步枪,而且殖民地军队的重武器也不多,加上当地人参加英国陆军殖民地军队,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让英国陆军殖民地军队的战斗意志也很弱,这一点在印度人组成的殖民地军队身上更为突出。
不过在中华帝国与协约国、同盟国宣战之后,英国人匆忙扩充起来的军队,大部分都是由印度人组成的殖民地军队,武器装备也优先装备印度殖民地军队,其他3个殖民地的军队并没有进行战前扩充。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五野战军和第六野战军分别从西藏的藏南地区和藏东地区,对印度发动进攻,印度是英国陆军防守的重点,英国陆军在亚洲的部队,绝大部分都在印度进行防守,就连英国陆军在亚洲的15万正规军,也全部留在了印度,但是面对中华帝国皇家陆军2个主力野战军的进攻,加上中华帝国皇家空军战机的空中支援,印度境内的英国陆军,包括那些从英国本土调来的正规军,一样扛不住,兵败如山倒,印度与西藏边境线的英国陆军,很快在中华帝国军队的攻击下溃不成军,特别是由印度人组建的殖民地军队,更是一触即溃,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2个主力野战军很快向印度的腹地推进。
英国陆军在印度集中了近170万的部队,但是在印度与中华帝国边境线上,布置的军队并不多,这也是中华帝国皇家陆军2个主力野战军也轻松击溃边境线英军部队的原因。
西藏守备军以及从四川、青海赶到西藏的2省守备军部队,共计10万人,兵分两路,一路拥兵7万,,越过西藏与尼泊尔的边境线,对尼泊尔境内的英国军队发起进攻,另外一路有3万守备军部队,直接对英国殖民地不丹发起进攻。
尼泊尔和不丹,英国军队并不是太多,加起来不足5万,而且还都是由当地人组成的殖民地军队,其中尼泊尔山区廓尔喀人组成的殖民地部队战斗力倒是比较强,但是在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守备军部队强大的火力,以及空中中华帝国皇家空军战机的打击下,廓尔喀人组成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再强也白扯,兵力占优的两路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守备军攻击部队,几乎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一路战斗的情况,如果没有意外,用不了多久,尼泊尔和不丹,这2块与中华帝国西藏省接壤的英国殖民地,就会落入中华帝国的手中。
从中华帝国云南省、贵州省、扶南省、越南省和广西省抽调出来的20万守备军部队,直接从云南省出发,越过云南省与缅甸的边境线,对缅甸境内的英国陆军发起攻击。
英国陆军在缅甸境内的部队,也全部是由当地人组建的殖民地部队,兵力倒是不少,加起来也有25万,不过缅甸在明清时期,就一直是中国的藩国,如今取代了大清朝成为天朝上国的中华帝国,挥兵进入缅甸,赢得了缅甸当地各族民众的欢迎,很多缅甸的英国殖民地军队发生起义,缅甸人的士兵和低级军官,杀死了部队当中的英国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迎接中华帝国军队的到来。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20万进入缅甸的守备军部队,基本上都不用战斗,只要一路向缅甸腹地推进就可以了。
得知中华帝国的军队,对英国亚洲的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4块殖民地同时发起大规模进攻之后,远在英国伦敦的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马上把在伦敦的3位心腹,陆军大臣亨利威利、海军大臣费舍尔和外交部部长兰斯多恩侯爵召集到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