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701章 督查专员

第701章 督查专员(2 / 2)

王斗听得心中更是一凛,一系列自己了解的资本主义罪恶涌上心头,宣府镇也开始了吗?

然后听张贵恼怒的道:“厂矿干活,哪有不累的?相比大明余处,他们还有养家糊口的机会,你看看宣镇外的人,活得什么样子?……再说了,天上不会掉白面馒头,想不受累不干活,就不要来宣府镇好了,大把的人抢着要他们的活计……”

田昌国也是冷哼道:“宣镇律法还是很严的,违抗法令者,都将受到惩罚……虽然有些厂主也是好心,认为工钱太高了,就少了雇佣的机值,让别的进入镇内流民没饭吃……但是,律法就是律法,我们商司这边,也是抓到一个罚一个,决不手软,令厂主们不敢无视大将军的威严,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的……邦华公是何用心,就这点小事,也值得放到大将军面前来说?”

“够了!”

王斗摆了摆手,制止住各人争吵,他看着窗外雪落如麻,幽幽说道:“记得当初立靖边堡时,王某就有这个心思,要让治下百姓个个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现在更有目标,就是我王斗不但要让治下百姓吃饱饭,能过上好日子,还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他转过身来,负手在堂内踱步,目光扫向各人:“吾分数籍,是让治内上下有序,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有自己的前行动力。但不是说高的户籍,就可以欺压低的户籍,也不是说汉籍,就可以比暂住籍更高贵。律法上,是一视同仁的,双方在尊严上,也是相同如视的。汉籍做错事,一样会贬入夷籍。暂住籍、夷籍有归化之心,最终也会成为汉籍!”

他淡淡道:“这是一个能者上,劣者下的阶梯,是对能力与财富的尊重,但不是身份的象征。听到有厂坊主欺压工人,吾很痛心,虽然宣镇外有大把的百姓活不下去,但这并不是厂主就可以压榨工人的借口。入了宣镇来,不论拿到何籍,都是我王斗治下子民,便是暂住籍,也不能让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份吃饭的活计,就奴颜婢膝的活得象条狗一样!”

堂内坐着的叶惜之、符名启、钟荣人等都是动容,大将军之言,这是大慈大悲,大仁大义之心。

李邦华与朱之冯也是胸中浪潮激涌,没想到王斗说出一番这样的话来,宣府镇能走到这一步,实是必然。

张贵与田昌国则羞臊沉默。

王斗最后看向李邦华:“邦华公,你曾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在监察之上颇为擅长,本官就任你为督查专员。巡视利病。凡都护府厂坊各处有不依律法,虐待工人,剥削工钱,倚恃挟制。又不依律法排放,防污者,皆可过问,体审的实,该罚的罚。该整顿的整顿……”

不是说未进入现代,就没有行业污染,事实上,就算现在大明各地的煤矿、铁矿、纺织等业规模不大,一样出现了污染的端倪。

明清时期,因为多烧煤炭,就有些城市出现了空气污染,甚至出现雾霾。有些煤矿铁矿,常年烟尘笼罩,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排出。飘浮在大气上。

光绪年间,嘉定连下咸雨,植物黄萎,上海出现连续的卤雨、黑雪,导致当时疫喉连年爆发,就是因为当时上海上空常年煤烟缭绕缘故。

很多生活在上海的民众,也两个鼻孔终日充塞着乌黑的煤灰,家中门窗只要大开,不消片刻功夫,桌上榻上就薄薄地铺着一层煤灰。所以当时很多人得肺病。

大明工矿业发达,附近有煤矿铁矿的村镇,一样不能幸免于煤烟的污染,矿场上出现的粉煤灰池、铁矿渣堆。一样会污染附近的山水。

王斗总在犹豫,日后要不要大规模发展工业,毕竟英国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工业革命时密密的烟囱林立,整个国度望眼看去一片灰尘尘的,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悬浮有害颗粒的空气中。一年死于肺病的人不知多少。

伦敦当时称为雾都,其实该称雾霾之都才对,就是因为煤炭燃烧产生的硫化物使得大气污染极为严重,特别伦敦这块,密集的烟囱是力量,也是死亡之神。

而且,此时纺织业看起来不若后世的污染大户,用的大多也是天然染料,危害会小于合成染料,其实一样存在废水污水排放问题。

因为纺织要印染漂练,经过练丝、石染、漂练、残夜排放等多道工序,很多有害物就出来了,特别有些工序会造成铅沉积,带入饮水后,水中的重金属将会对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所以对染坊等污染行业,中国历代就有专门的防污措施,如宋代,对内染院的排污措施,便是分割水道成“练池”,然后以练池直接与河道进行交汇,使湍急的河流立时将残液冲走。

水流平缓处禁止建染坊,也是宣府镇的规定,然总有商家钻空子,这些作坊,都属于要纠正的对象。

“……你可挑选官吏,设立一局司,直接向本侯负责!”

众人皆是一惊,张贵与田昌国互视一眼,大将军一句话,民政部权力就流失一部分,这李邦华实是可恨。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李邦华要干的这事情,纯属吃力不讨好,到时得罪一大批人不说,还会落个与杜勋一样的骂名,而自己等人干的事,则是光明正气的一面,很好。

这一瞬间,李邦华也是一愣,他可以想象,自己接下这个职务,若当年自己整顿京营一样,无数的攻击诽谤将迎面而来,自己的下场将不会很好。

只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自己便是接下这份职务又如何?他也要看看,王斗对自己支持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如当年崇祯皇帝一样,顶不住压力后,将自己免官去职。

他正色拱手,朗声说道:“下官领命,定不负大都护厚望!”

王斗点头道:“邦华公放手去干,本侯是支持你的!”

他又背起手,在堂内缓缓踱步:“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言衣食足而识荣辱,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宣府镇有些人仓廪足了,却不知礼节,所以本侯欲设儒学学院一座,专门教习那些富了的厂主们,矿主们修身之道……”

他看向李邦华:“本侯亲任这个祭酒,由邦华公你任教授,负责具体事务!”

不可否认,儒学在个人修养上,人与人相互关系上,有着极大的教化之用。

外来那些富户士绅在加入纳税大军后,这些人的个人修养确实比本地人高,他们聚集的地方,邻里之间也较为和睦,他们融入环境后,更会主动的,自觉自愿的维护秩序,教化人心。

这是祖宗留下的金山,王斗岂能放过?所以设立儒学学院,专教人修身养性,便成为迫在眉睫之事,李邦华来得刚刚好,正是合适的人选。

他们这些正统的士大夫,在没有家族与国家的利益冲突关系后,往往个人人格上,让人敬佩。

又听了一个任命,李邦华一颤,心中更是一暖,大都护还是心向教化的,他整整衣冠,郑重对王斗施礼道:“下官领命,一定不负侯爷期望!”

王斗道:“嗯,李公只管放手去做,本侯支持你!”

很快的,李邦华怀着满腔的热血去做事了,朱之冯,延庆州知州吴植,东路兵备马国玺,全部被他拢到自己的麾下,雷厉风行的开始工作,不过很快的,他与杜勋一样,被镇内镇外各人骂个狗血淋头。

他更被骂为奸臣,往日吹捧他的那些士绅们,一样个个翻了脸。(未完待续。)<!-11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