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24章 出征

第424章 出征(2 / 2)

王斗沉吟良久,迎着张若麟期待的目光,伸出手指:“七成!”

张若麟露出喜色,不过他城府极深,只是微笑道:“还请忠勇伯为下官解说。”

王斗起身踱步,缓缓道:“辽东之局,窃意奴有可图者四,我有可乘者五。”

“哦。”

王斗说道:“我之可乘者五,一,奴从巢穴来,今经多时,四野毫无所掠,即有运送,安能足食,是其饥可图也。二,蠢尔奴虏既以耕耘散处,所余堪战夷贼,要皆盼望换班,诅能死战,是其瑕可图也……”

王斗又道:“三,义州城内,篙莱满目,且烈日暑雨之下,角弓渐解,疾疫易生,是其疲可图也。四,辽人辽兵皆被奴掳掠之,余家仇户怨,则怒气可乘也……”

张若麟拈着自己一丝不乱的胡须,时而闭目沉思,时而点头赞许。

他听王斗侃侃而谈,条条道来,面上微笑,心中暗凛:“这王斗胸有沟壑,实不可以匹夫视之。”

在王斗一条一条说完后,张若麟眼神闪动,忽然起身对王斗深深一拜:“忠勇伯条条道来,皆是真知灼见,国家有忠勇伯在,东事无忧矣,此为国家之幸,辽东之幸,百姓之幸,请受下官一拜。”

他趴在地上,看得王斗心中一阵嘀嗒,四十好几的人,这样一番作派。

面上却连忙将张若麟扶起,连声道:“张郎中岂可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张若麟坚持要拜,王斗坚持要扶,二人好一番礼让,最后张若麟半推半就起身,面上还是哽咽激动的神情。

二人又坐好,不过看到王斗锐利的目光射来,张若麟不由心中一阵咳嗽。

他重新酝酿一下感情,郑重道:“蓟辽总督洪承畴,上报了辽东方略,主张宜战且守,不可分兵,免得被奴各个击破。本兵陈大人,却有不同意见,不知忠勇伯如何看待?”

王斗心想好戏来了,这才是张若麟前来东路的主要原因吧!

……

王斗知道,不久前杨嗣昌病死。

对这个结果,兵部尚书陈新甲心中是暗喜的,杨嗣昌一去,他就有机会取代其在皇帝心中地位了。

所以锦州之战,就是陈新甲重点表现时机,对此,他极为重视。念及援兵未至,特别王斗未到,还专门发塘报给前线的洪承畴,前后交待:“忠勇伯兵未至,不可浪战!”

这点上,洪承畴当然明白,与陈新甲并无分歧,不过在援兵到达后的方略上,二人却起了冲突。

洪承畴认为,东虏乃大凌河故伎,为免重蹈覆辙,所以决定宜战且守,切不可分兵,以免被各个击破。

兵部尚书陈新甲则认为,此前辽东兵迎敌屡有截堵,锐往可乘,加之援兵多有编练新军,战力大有可观。更有强悍无比的靖边军在,情形与往年大为不同,所以他召集众幕僚,制定了一套新战术。

陈新甲的战术,就是援兵到达后,大军分四路进攻。

第一路,出塔山城,趋大胜堡,攻清军西北。

第二路,出杏山城,抄锦昌堡,攻清军之北。

第三路,出松山城,渡小凌河,攻清军之东。

第四路,主力出松山城,攻清军之南。

这套战术方案,遭到洪承畴的断然拒绝,二人公文塘报往来,闹到皇帝那去,朝中各员,多有争议者。

陈新甲立功心切,除游说皇帝及各大要员外,王斗这个强悍的大将,自然也是其重点拉拢对象,所以有了张若麟一行。

作为本兵的头号心腹,张若麟自然义不容辞,担当了这个说客。

听张若麟说完前因后果,王斗沉吟,面对倾国而来的清兵,洪承畴持重是对的,不过持重得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就不对了。

陈新甲的方略,有些冒进,不过也有可取之处。

洪承畴这人自负,对自己的谋略深有信心,但他的布置是错的,自己不可能按他的布置去做,到时怕与之有冲突。

自己也不可能单干,王斗再有信心,还没自信到一万多人面对清兵十几万人,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张若麟来日作为监军,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想到这里,王斗迎着张若麟期盼目光,缓缓道:“洪督臣老成历练,办事实心,带兵打仗不用说。不过一人计穷,诸人计长,思虑难免有不周之处。彼之方略,有前权,而无后守,此为兵家大忌啊。”

张若麟大喜,王斗虽然没有明言,不过话中支持陈大人之意,却明显可以听出。

他满面笑容道:“好好,有忠勇伯这话下官就安心了。忠勇伯放心,来日出征辽东,下官一定全力支持贵军贵部。”

此后二人谈些闲话,抛去张若麟私心功利不说,其精于经史之学,学识渊博,听他闲谈,王斗还是很有收获的。

其实大明官员能从千军万马杀出,个个历练文章都非常出色。

区别之处,在于各人,谁私心大于公利,或是公利大于私心罢了。

……

张若麟满意的领着京师各官去了,回去还有丰厚的仪程送上,各人就更满意了。

此后王斗全力投入到练兵出征诸事中。

五月下,东路开始麦田收割,虽然干旱,还是取得丰收,各地洋溢着一片欢喜的气氛。

时间飞快的到了崇祯十四年六月。

十五日,王斗宣布全军大放假,各军士回去与家小团聚,二十日前,需尽数赶回军营,二十一日,大军出征!(未完待续。)<!-11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