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双手合什,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
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会在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王烈心中好笑,这些人还都是演技派,明明知道双方是友非敌,偏偏在这绕来绕去,最后还不是要靠拳头解决问题,枯荣、本因这些人明明已经准备好大战了还在这装模作样。不过事不关己,王烈只当看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
大轮明王垂首道:“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只听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
王烈自然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少林七十二绝技要是这么容易学全,那少林早就不复存在了,没有小无相功,要想一一学会七十二门绝技,几乎是不可能的,鸠摩智这是画个大饼给本因他们看,还说得这几个本字辈的高僧心动了。看到这种情景王烈不禁摇头,如此心智,如何能成为高手,也难怪他们坐拥六脉神剑多年还是没有人练成过。
只听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后立即固封,决不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鸠摩智还担心他的话没有说服力,又施展了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他一出手,王烈就看出来鸠摩智的武功还算不错,已经跨过了绝顶高手的门槛,当然只能算是最初级的绝顶高手,论真实功力应该和枯荣差不多,但是真打起来恐怕枯荣不是他的对手,毕竟枯荣年老体衰,所擅长的又不是争斗之法。
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四僧见了鸠摩智献演三种指力,都不禁怦然心动,知道三卷奇书中所载,确是名闻天下的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是否要将六脉神剑的图谱另录副本与之交换,确是大费踌躇。
本因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