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壹三九小说网>历史军事>唐君子> 第五十八章 大腿抱上就不要松手

第五十八章 大腿抱上就不要松手(1 / 2)

厉害了我大兄!

周斐心里默默给周邵点赞,至于周邵的信心从何而来,他一点都不关心。

但凡大兄认为能做的,周斐从来都是遵循无疑。

既然大兄说可以反抗,那咱就反抗。

长孙冲?很了不起吗?

翌日,周斐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在冯青的陪同下,来到了李刚家里。

今天是他第一天到弘文馆读书,说实话,心里面还是很紧张。

坐在李纲的牛车上,师徒二人向着皇宫而去。

冯青羡慕的看着远去的牛车,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冯林如今在一家学堂读书,每天鸡鸣就起,学到半夜,甚是辛苦。

再看看人家,悄无声息的就成了太子伴读了。

冯青觉得自家弟弟这样不是办法,自己如今虽说抱上了大腿,收入稳定,而且颇受赏识,但是为了弟弟的前程,冯青觉得自己应该赌一把。

“书童?”周邵讶然的看着冯青,皱眉道:“冯林学识不错,苦读下去,早晚会有一番成就,如今我大唐缺的就是读书人,将来步入仕途也能光耀门楣,为何要做斐儿的书童?平白辱没了冯林那孩子。”

说人家是孩子,其实冯林已经十四岁了,比周邵还大一岁。

冯青耷拉着脑袋,说道:“公子,小人没有门路。”

周邵默然,大唐科举继承了前隋的制度,科举取士,这大约是隋炀帝最为人所道的事情之一了。

大唐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取士,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

考生的来源有从国子监来的“生徒”和经州、县选送的“乡贡”。先由礼部考试录取,再经吏部考以身、言、书、判,合格后始能授官。

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这种题目后世也有,名字没这么文气,就叫“填空”,大名鼎鼎。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尤其是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一直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这还不算,唐代考试科目又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五十多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譬如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一科考完没有一个通过秀才考试的记录,可见其难度之高,因此秀才科逐渐废弃。

而俊士科则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墨义,策问,杂文。

这都不是问题,安心苦读,这些都能靠着才学轻易拿到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